新华社成都2月6日电题:频频登上“黑榜” 中药饮片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赵丹丹
随着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药饮片却频频登上质量“黑榜”。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中药特别是中药饮片产业虽然整体质量有很大改观,但是不合格药品的曝光频次依然不少。
屡上“黑榜”是否意味着中药饮片安全性问题凸显?中药饮片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边快速增长 一边屡登质量“黑榜”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近年来,随着中药饮片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市场对中药饮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1-9月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中,增长最快的就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速为17.2%。
然而与此同时,中药饮片不合格问题却屡屡被曝光。2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称,标示为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生产的65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而就在不到半个月前,食药监总局通报的《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公告》中,有17批次不合格药品被曝光,全部是中药饮片。2017年11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曾一天4次通报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涉及几十批次中药饮片。
记者梳理发现,中药饮片问题主要涉及农药残留量、性状、含量测定等检测项目不合格,其中不乏知名药企生产的常用药材,包括砂仁、党参、白矾、板蓝根等多个中药饮片种类。
“食药监总局通报的问题并非个例,反映了目前中药饮片领域确实存在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问题。”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总队副总队长景锋说。
“中药饮片的疗效对治病效果很关键,如果任由中药饮片质量问题蔓延,不仅会损害大家对中医的信任,更不利于中医学的持久发展。”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冷炎说。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