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港北区工业新动能创"贵港速度" 经济驶入快车道

紧抓区位优势 整合产业谋发展

港北区地处中国第三大河——珠江中游,位于桂东南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中部,处于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之间的过渡带上和广西南宁、柳州、北海、梧州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距这4个城市均在200公里左右。位于港北区的贵港港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航运枢纽建设23个内河港口之一,是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拥有码头泊位165个,1000吨泊位11个,年货物吞吐量2000万吨。港北区如何利用港口、交通和资源等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江流域横跨港北60公里,有利于沿江经济发展,特别是有利于西江科技创新产业园和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首先立足“一带一路”,争取与东盟国家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在产业发展、商品流通、信息交流、对外贸易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其次立足弥补经济发展短板,整合优势产业,跨地区,跨行业,组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三是立足区位优势,围绕三大新兴产业、传统工业进行招大引强,聚焦珠三角、长三角和其他发达地区,瞄准世界500强、国内百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积极开展招商,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注入经济发展活力。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夯实农业经济基础助农民脱贫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港北区创建了国家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方面有大作为。

港北区特产殷盛,资源丰富。港北区耕地总面积56.61万亩、林地面积52万亩,是广西无公害优质谷、甘蔗、荔枝、龙眼、“龙宝猪”、奶水牛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之称,创建国家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广西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也是广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区。

位于港北区国家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土壤富硒含量高,要利用好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港北区大力发展富硒产业,积极开发富硒水稻资源,积极打造一袋米(富硒米)、一只虾(小龙虾)、一只鸡(瑶山鸡)、一头猪、一颗坚果、一粒橘红、一片桑叶、一颗荔枝(水石荔枝)“八个一”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港北区推进富硒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园建设,集聚发展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扩大富硒农产品影响力,打造年产值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截至9月底,该区已有7个大米产品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其中,“雄达”牌、“聖民”牌富硒大米荣获2016年中国第三届(恩施)硒博会金奖、2017年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等荣誉称号。目前,该区已建立富硒水稻生产基地7000多亩、年产量1755吨,可带动172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600元。

港北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三产融合。扶持港丰公司开展生态养殖,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经营模式。公司长期聘用本地贫困家庭劳动力30多人,为9个贫困村560多户贫困户提供养殖增收来源。截至今年9月底,港北区有规模以上养鸡场10家,出栏鸡274.45万羽、生产鸡蛋1293吨,产值1.6亿元。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港北区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2017年1-9月,全区实现GDP132.23亿元,同比增长7.5%;财政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19.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13.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7亿元,同比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0亿元,同比增长10.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81元,同比增长8.3%。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