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砥砺奋进的五年】南丹县脱贫攻坚观察:在最穷的地方造最美的风景

主动作为,建设“最美”移民安置区

6月16日,里湖大雨,但里湖社区王尚屯附近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正酣:120多名干部奋战在一线,十几台大型机械正在平整土地,车辆来回穿梭运送土石方。该项目是南丹县解决白裤瑶聚居区贫困问题的关键性工程,短短20天,已完成征地1677亩、前期投资1亿元。

白裤瑶聚居区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易地扶贫搬迁是根本解决之道。年初,自治区安排给南丹易地搬迁的指标是7600多人,任务重,但南丹感到不够用。经多方争取,自治区给南丹增加了1.35万人的指标。

增加的1.35万人如何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能致富?县委书记韦永山说,南丹结合白裤瑶民风民俗,建设“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走旅游扶贫产业发展路子。游客从哪来?南丹与贵州荔波相邻,两县签订了县域经济跨省合作协议,旅游合作是重要内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将是承接贵州游客的重要载体。目前南丹至荔波二级路正在建设,建成后两县将形成“一小时旅游圈”。

申请到上级资金和银行贷款7.7亿元,县里自筹1亿元,引进社会资本5亿元,南丹规划将该项目建成5A级景区,打造“最美”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带动区域内外白裤瑶同胞全面脱贫奔小康。建设内容包括八圩瑶寨安置点、八圩社区安置点、里湖王尚安置点,其中王尚屯计划安置1133户5800多人,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16日恰逢里湖圩日,懂甲村戈底屯的韦林生赶集时特意来到建设现场:“我报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期待早日入住。”他家7口人挤住在狭小的木瓦房里。在现场指挥项目建设的县委办主任卢文华说:“放心,11月份交钥匙给你们。”

三业融合,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

在城关镇四山村,680亩红心猕猴桃果满枝头,丰收在望。种植基地涉及304户贫困户,每户每亩补贴3500元。村民谭以丹自种两亩,去年收入2.5万元,早早脱贫。村民韦少棉拿1.7亩土地入股合作社,自己外出打工,去年也脱贫了。

南丹推行就业、创业、特色产业“三业融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呈现出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人人有事干的喜人局面。该县出台《就业创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按每人1000元的补助标准,落实好1760万元的上级财政产业扶持资金计划,目前已下发扶持启动资金515万多元。

据统计,该县已有2512户贫困户申请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生态米、烤烟等经济作物1200多亩,养殖瑶鸡5万多只、生猪5000多头;2176户申请就业,已落实转移就业1519人次;20户申请创业。

“没想到我家也能脱贫。”四山村懂曼屯25岁的潘行,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卧病在床,奶奶85岁了,他没法外出务工,但去年还是脱贫了。

“收入从哪来?”记者问道。

潘行拿出扶贫手册,一项一项地算:两亩地入股猕猴桃合作社,年收入1200元;他在合作社里务工,一个月1200元左右;扶贫贷款5万元,委托经营分红4000元;一家人都享受低保,奶奶还有高龄补贴,父母治病有新农合报销和补助。加起来,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潘奶奶说:“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全靠党的好政策。”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