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桂林市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李 贤 通讯员 芊 墨
最近,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就该市的专项工作展开第三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整体开展专项工作的满意度得分达到92.34分,96.3%的受访群众认为本地区干部作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高度认可的背后,是桂林市向人民递交的一份满意答卷:去年9月至今年5月,全市共收到反映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信访举报1747件,初核1670件,立案1473件,党政纪处分623人,问责处理30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人,收缴和清退违规违纪款项4295.52万元。
措施得力,成效自然明显。“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解决群众期盼,关键是地方特别是县乡一级党委、纪委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的重任,严格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说。
一根“指挥棒” 激活整盘棋
这是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一则“趣事”:今年1-3月,龙胜各族自治县纪律审查工作有新“突破”,立案26件,同比增长136.4%。县纪委上下颇感振奋。未料,桂林市今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专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并在4月初进行全市“大考”,该县被全市通报——立案数与全市平均数仍有巨大差距,且排名倒数第一。为此,龙胜县纪委全力“赶队”冲刺,仅10天时间就立案18件,4月份立案33件,同比增长1550%;1-4月全县立案增长率达到292%,但仍然低于全市平均增长率344%,考核评价被扣分。
“龙胜别无他途:唯有奋力追赶!”桂林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专项工作评价体系紧扣群众获得感和社会满意度这个核心,设置了“高精度”的考核指标,对各级纪委的工作进行动态、全方位的评价。该体系解决了以往考核评价“不痛不痒、流于形式”的难题。各考评组按照考评指标和各县(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分,得出各县(区)排名情况,实行“末位排名约谈制”,鞭策后进。评价结果实行“双向”反馈,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委,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检查通报。同时逐一梳理各县(区)问题清单,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一对一反馈至各县(区)各单位,督促其整改落实,明确下步工作方向。
有了“指挥棒”的推动,各县区的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持续增长——
兴安县两级纪委共立案111件,党政纪处分70人,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
荔浦县推行“一月一主题”工作模式,对民生资金等领域进行无漏大督查,成效明显,1月至5月全县立案102件,同比增长343%,其中专项工作84件。
灵川县在深入开展核验工作基础上,每村开一次动员会、每屯举行一次户主座谈会,推动工作开展,共立案92件,办结56件,56人被处分。
多套“组合拳” 惩腐不手软
“我家水田有2.7亩,只有1.7亩得补贴,你们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日前,兴安县白石乡白石塘口村委的一位村民,来到县纪委设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接访“坐诊台”反映问题。负责“接诊”的同志边记录边回复:“我们会将您所反映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来,转给管理部门和乡纪委去调查核实,请您耐心等待乡纪委的答复。”
像这样的“坐诊台”,桂林全市共有1992个,遍布各地的政务服务中心、社区、街道、村委。桂林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流动的“大接访”让群众难以“跟踪”寻找,而固定地点、时间的“坐诊台”则便于群众随时来访,提出诉求;接访内容、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全公开。截至目前,“接诊台”接待群众3.5236万人次。
桂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吕洪安说,基层群众对身边的腐败感受最真切、最深恶痛绝,如何让他们投诉有门、举报便利、检举放心,是调动其监督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为此,桂林打出了多套组合拳,力求专项工作“精细入微”——
各级纪委将专项工作推进会开到基层一线,现场督办案件129批482起问题;现场接访600多次,接待群众近9万人,为群众解答或解决问题5590个。
3000多个举报箱设到社区、单位、街道、村屯,仅此一项就收集到有价值的线索456条。
针对扶贫领域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情况,派出800多个工作组对17个部门45.48亿元民生资金进行全方位、全链条“过滤”,查出问题金额4.53亿元,归还、纠正、追缴金额1.47亿元;今年3-5月,市纪委组织专门人员再次在农村危房改造、低保、医保等6大领域重点排查,检查发现问题482个。
全市共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查调研357次,覆盖所辖全部11县6城区147个乡镇(街道)1882个村委(社区),参加人员1346人,召开座谈会484场,提出意见建议476条,形成调研报告25篇。
工作沉下去,案件浮上来。今年1-5月,全市专项工作立案1243件;3-5月,连续三个月专项工作立案单月超过300件,案件数量和质量集约式增长;1-5月,34名违纪违法的处级干部被快速查处。
下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