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溪
作为书业中人,“3·15”最关心的打假话题离不开图书,深知假文化产品伤害的是人们的价值观。更远看去,危害的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
书业打假,首打盗版。从传统纸质书到现在互联网数字图书盗版,以及纸质书利用互联网电商销售方式实现盗版,已经成为创作者、出版者的公敌,盗版图书的出版、销售已经从线下疯狂转移到线上,越来越猖狂的盗版成为图书出版发展受制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图书盗版者胆大妄为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
除了盗版盗印导致的劣质书外,图书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所涉及的内容质量问题更不容小觑,选题跟风雷同可视为打假重点。细细辨别此风从何处来:一方面是跟社会热点的风,一旦社会上出现某个热门话题,一时间关于某个热门话题的书就会“井喷”出现;另一方面是跟“畅销书”的风,一旦某个或某方面选题的书畅销,模仿的“山寨”书就会大批涌现,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畅销,接着就出现《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好家长胜过好老师》等选题重复、内容雷同、千书一面的出版现象,导致整个图书市场虽表面上品种数量巨大,但垃圾书多,缺乏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和传承之作。
由于跟风现象无法严格地从法律法规上鉴别并予以惩处,对跟风书打假无法可依,成为图书打假中最头疼的事。对这类跟风书的惩处,只有从出版管理部门内部的“家法”入手,也许能让其有所收敛。
抄袭、拼凑图书大行其道,也应重点查处。这些书就像掺杂了来路不明、成分复杂的添加剂食品一样,外表光鲜,内里糟糕。原因在于,首先是原创乏力、费力,成本巨大。一部好的原创作品可能十年磨一剑才能完成,而抄袭拼贴只需数周甚至几天就可闭门造车。其次,我国法律对抄袭者的惩罚,多集中在赔偿被抄袭者损失上,而非惩罚抄袭行为本身,这使得惩罚力度受到极大制约。
近来被列为“光怪陆离的行业潜规则之一”的图书“打榜”引起了社会关注。所谓图书“打榜”,就是出版方在图书发行后,通过在一些书店大规模回购自己出版的新书,制造图书旺销假象,登上书店的销售排行榜,达到吸引读者注意、推动销售的目的。在一些大书城中,几乎每个月都有5本以上图书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前几名,在做销售数据统计分析时,有时甚至要排除掉10多本上榜图书才能看到真实的自然销售排行情况。“打榜”行为破坏出版业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严重违背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和诚信意识,对于坚持商业道德底线,不采取“打榜”手段的出版社和图书而言尤其不公平。对于读者而言,“打榜”图书所传达的畅销假象,误导了读者的选择,损害了读者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权益。
信息爆炸时代,图书出版与文化市场需要打假,监管者对此责无旁贷。作为出版业人士,杜绝假书污染精神世界,引领读者求真、向善、审美,应成为自身的职业操守。近年,国家提倡构建“书香社会”,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战略下,许多出版社、书业大咖纷纷以推广、倡导、引导全民阅读为己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对公众的人文关怀,充分利用自身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传播优质文化,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既满足大众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又能很好地引导大众的文化需求走向。同时,好作品需要好的阅读者才能彰显其价值。当下,社会各界还须高度关注和引导大众阅读方式,使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能够相互并存,有效互补,同时积极推动电子书、电子名著的开发,倡导对经典精品的深层次阅读,才能真正“开卷有益”,构建崇尚阅读的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