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人民医院一名孕妇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福州公交装‘电子警察’抓违停”“一女童在万达广场附近丢失”等谣言,时隔一年再次“回炉”炒,在微博、微信疯传。虽然有关部门、媒体在反复辟谣,但是这类网络谣言换了个地名又继续扩散。对“谣言重复出现”问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苏俊斌认为,如果对谣言激活和爆发的条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将有可能对谣言的爆发进行预警和干预。(3月7日东南网)
众口铄金,谣诼害人,其猛不啻于虎也。若任其“回炉再造”,岂不更增祸患?其实不然。谣言重复出现虽难以避免,却并没有那么可怕。盖因,“全民辟谣”大大降低了“回炉谣言”的杀伤力。
一来,“网络新政”使得谣言已成强弩之末。近8成网民感觉“大V”传播谣言减少,不论其怎样变换“马甲”、易容登场,也难逃监管的法眼;况且,始作俑者极有可能接受过法律的惩处,冒险二度试法极不“划算”。二来,“智民”群体和公众智慧与日俱增。在“官方正面宣传+舆论立体辟谣”格局下,公众对谣言的辨别力足以破谣止诼。亦如新闻所描述的,类似“回炉谣言”一经现身,就会有网民在第一时间辟谣劝阻。足见,老旧谣言的杀伤力不再。三来,反复出现的谣言信息大多出于关心。许多谣言“二传手”都是基于善意、失于疏忽,较之杜撰“暴恐事件”的谣言,恶性相对要小得多,控制起来也更容易。
不过,谣言始终是谣言,于社会安定、真理真相水火难容,需依法综合治理。窃以为,破解“回炉”谣言还需靠“系铃人”。网络谣言的重复出现跟网络电信诈骗成因近似,都在于网络环境复杂、网络生态欠成熟、免疫功能有参差。但同时,亦如苏俊斌教授所言,若对谣言激活和爆发的条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将有可能对谣言的爆发进行预警和干预。
或可这样理解,谣言的“回锅”再炒,亦源自于“易感人群”的关注式焦虑。只要顺着谣言加工的“庖厨”找到“系铃人”,对关注焦虑点进行巧妙引导,则能大大降低谣诼的复发概率。
首先,可建立网络谣言危害评估机制,对谣诼分类施策治理。如对评估出的涉嫌制造社会混乱、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主观恶意大、客观危害大的谣言,务必实行高压打击、强制“灭活”,震慑少数好事者的转发冲动。
其次,须提前介入流言的“善意传播”。即针对流言所折射出的“关心则乱”,如担心拐卖儿童而误传“抢孩子”的家长、担心环境问题而误传“癌症危机”的公民等“易感群体”,同时瞄准“注射西瓜”、“致癌香蕉”、“禽流感”等季节性、地域性谣诼,监管者务必会同媒介力量提前介入焦虑期、及时释疑做科普,做到辟谣在先,从而减少部分“指尖控制大脑”的转发族们对“善意流言”的惯性传播。
再次,应尊重法律本意、坚持教育处罚相结合的“疗法”。如对待道路交通违法者那样,将这类人请进门、听堂课、面对面“解谣言之毒”,通过法制宣教醍醐灌顶,令其回归群内、以身说法、劝诫众人,必能起到“系铃自解”的功效。(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