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
□河南 谢松波
你回家吃饭吗?据调查,在北上广深,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准时回家吃饭。北京最少,只有38%。而且不回家吃饭,还存在男女有别,有68%的上海女人会及时回家;也有年龄区分,回家吃饭的70后超六成、90后仅四成。媒体呼吁称,还是在家吃饭省钱,49.7%的人20块钱就能饱。(据7月19日央视报道)
提及“回家吃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温暖记忆。很多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在童年都有被父母沿着乡村小道大声喊“回家吃饭”的记忆。透过这样的画面,“回家吃饭”已经与家庭的亲情互动而被符号化。即便是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妈妈清晨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爸爸到学校送饭的神情,也是不少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回家吃饭”,已经是维系家庭文化的重要纽带,它将父母、夫妻、父子、母子等关系串联起来,并防止关系的疏远化。
而现在,“回家吃饭”却已经成为一种“稀缺品”。当然,这其中有许多无奈——譬如工作忙,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很多市民从家里到单位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他们甚至连做早饭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中午短暂的午休时间回家吃饭了。在此情况下,倘若要求他们“回家吃饭”,不仅让人感觉“矫情”,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此外,各类维系朋友、伙伴关系的饭局,也让很多人的晚饭与家无缘。
另外,目前各种饭馆“遍地开花”,各种“送外卖”软件的出现,给了吃饭更多的选择。高质量、多元化的餐饮和人性化的服务,“征服”了不少人,而且给他们“偷懒”铺平了道路。在众多外因和内因的“攻势”下,很多家庭长久不开灶成为常态。
昔有“常回家看看”,今有“常回家吃饭”,在回家吃饭的人比例“惨淡”、“恋家度”明显下降的当下,企图依靠人们的“觉醒”,甚至舆论的“振臂一呼”,达到预期效果的几率渺茫。前几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曾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其中彰显出人们对“回家吃饭”的共同回忆,而回家吃饭的魅力就在于那种亲情互动的温暖记忆。倘若能守住这份情感,伴着这份温暖之光,或许能指引更多人“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