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将打造国家"海绵城市" 今年起实施2017年结束

那考河污水处理工程效果图。 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南宁投资近百亿元建设“海绵城市”

    那考河治理示范项目昨日开工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徐庆成 李平平

    暴雨来袭,城市不少地方内涝严重;过多的积水将路上抛锚的小车淹得只看到一个顶棚……2013年5月份那场特大暴雨,让南宁一些片区成了真正的“水城”,众多市民记忆犹新。南宁市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雨时能积水、吸水、渗水,促进城市水流更顺畅。目前南宁市已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至2017年将建设一系列项目

    实施 那考河将成“桂花溪谷”

    位于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的那考河将“华丽变身”。据悉,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作为申报国家“PPP”示范项目的第一批重点项目,是广西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建设项目。此外,该项目还是南宁市政府向国家申报海绵城市示范区范围内的项目,该项目已于今年3月31日开工。

    据悉,该项目治理河道全长约6.6公里,红线范围南起茅桥湖东湖,沿线经过湘桂铁路、长堽路、厢竹大道、广西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截污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沿岸景观、信息化管理等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引入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流域经治理后,污水就近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初期雨水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净化等措施,使得污水、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就近给河道补水,确保河道常年水体平衡,改善竹排江上游的水系环境。

    据了解,未来那考河将打造“万米桂花溪谷、千棵朱槿水岸”景观,在河道两岸错落栽种桂花树、朱槿花,并以东盟和壮乡风情雕塑散布其间,花香飘逸两岸,将成为国内最长的桂花景观和南宁城市新名片。

    优势 众多举措为试点建设做足铺垫

    “南宁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以及近年来开展的治水规划和内河补水、湖塘清淤、河道拓宽、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为海绵城市试点打下了基础。”南宁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建成的一些公共建筑和小区,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如南宁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结合自然地形特征依山而建,并以雨水综合利用项目收集建筑屋面雨水,汇水面积为6600平方米,通过设置雨水蓄水池,实现全年雨水收集率达85.5%。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补水、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

    据悉,去年12月,国家三部委领导率中央部委海绵城市示范市考察组到南宁调研,充分肯定了南宁雨水综合利用、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南宁加快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探索更多经验做法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期许。

    规划 建六大示范区安排494个示范项目

    新建大批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多孔砖,人行道上进行透水铺装……这些措施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还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目前,在南宁市建成区范围内,已经可以看到海绵城市的影子。记者了解到,今年南宁市进行的城市公园、道路、公共建筑、城市绿化花化等项目,已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进行建设。

    3年内,南宁市将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防涝基础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绿地、道路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在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划定总面积为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确定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的目标;安排种类齐全、代表性突出的示范项目494个,涉及总投资95.19亿元;继续“中国绿城”提升工程和“中国水城”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将分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内河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六大片区;494个示范项目含新建项目和改造提升类项目,涉及河流水系、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等八大类型。

    按计划,2015年至2017年,南宁市试点项目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为95.19亿元。计划设立试点项目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地方财政投资及时到位。同时,配合金融机构成立城市发展基金,推广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计划采用PPP模式融资的项目投资43.66亿元,占总投资的45.87%。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