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吹响号角——
全面依法治国在新布局中扬帆起航
截至3月10日12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收到议案521件。这些集纳各方智慧的箴言良策中,“法”字不出意料地成为高频词——
提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更有效地推动生态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修改法官法、检察官法等,破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所遇到的一些难题;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关系民生的重要法律开展执法,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切实维护法律权威……
“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还是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来贯彻。”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亚兰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指出,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强大动力、根本支撑。
全面依法治国,乃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透过人大这一窗口,人们深切地感到,全面依法治国寄托着全社会新的热望,为改革发展凝聚起更广泛的共识——
“我们所有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法治的社会上。依法治国,有了法治保障,国家才能长期富强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伦集团董事长张瀛岑对全面依法治国感触尤深。
“践行全面依法治国,要认识和把握经济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法治经济,稳中求优的新常态经济走势,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规范。”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白金明认为。
“全民守法的前提是全民普法,民众是基础,领导干部是重头。把普法效果转化成全民遵法守法的内在自觉,全民对法律抱有坚定信仰,法律的力量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教师刘宏艳说。
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透过人大这一窗口,人们清楚地看到,全面依法治国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一个新的境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民主政治立法,推进社会领域立法,加强文化、教育、生态领域立法,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今后一年中,一系列立法项目将紧锣密鼓、有序展开。
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加大对预算决算的监督力度……今后一年中,“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将得到更严格的落实。
坚持和深化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代表制度,研究制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意见,改进代表建议办理机制……今后一年中,相关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
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透过人大这一窗口,人们坚信,全面依法治国将为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这是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
“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新的梦想唤起新的使命,新的伟业汇聚新的力量。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这一崭新历史起点上,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奋斗征程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将充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维护法律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上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