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中国“营养午餐”从广西起步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走基层 看广西

中国“营养午餐”从广西起步

一次调研,让山里娃的“黄豆蒸饭”渐成历史;截至今年12月,我区有108.7万学生受益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调研组在前期调研时发现,学生的午餐就是黄豆蒸饭。 黄艳兰提供

都安三只羊小学,学生吃上了营养餐。 黄艳兰提供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午餐”这个词,逐渐为人熟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国家之所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这一计划,是源于在广西试点的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研究,根据研究写成的政策建议还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4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作为该项目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广西教科所副所长黄艳兰向我们讲起那段故事

南方试点选择在广西

2006年11月,黄艳兰接到上级交代,让她做一个方案,接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行8人下去调研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该基金会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其很多的研究成果最后都成为国务院制定政策的依据。对接待这样一个组织,自治区教育厅极其重视。当时的教育厅厅长余益中选择了河池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百色的那坡县,“这两个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可以让基金会的人了解广西最真实的情况”。

当年12月,黄艳兰和当时的教科所所长宁耀、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郑安宁陪同基金会调研组,对都安、那坡县的寄宿制小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查。即便是熟知广西情况的黄艳兰,也对那次的调查情况感到震惊。寄宿制的小学生们,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吃,主食是米饭或玉米面,因为小学没有食堂,学生在蒸饭时,放一些黄豆拌上猪油,就是当天的菜。都安3所小学的测试结果表明,长期的黄豆饭,让那里的孩子平均身高和体重,较全国平均水平普遍相差2~3个年龄段。

调研组从广西带回的数据、访谈记录及照片和录像,引起该基金会高度关注。他们没有想到,在城市儿童被肥胖问题困扰的时候,数量众多的贫困地区儿童,却营养严重不足。在对全国几个有代表性的省份考察后,基金会考虑到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大,学生身体的基础也不相同,最后在南方选择了广西都安,北方选择了河北张家口市的崇礼县,作为学生营养干预的试点。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