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徐剑锋
近年来,每年的11月11日变成网民的购物狂欢节,也意味着快递行业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到来。南宁市邮政部门预测,今年“双十一”,南宁市快递业务总量将达700万件,相当于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收到一件快件。(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叠3版)
尽管这几年快递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在应对骤然增加的业务量方面,仍然显得“手忙脚乱”,迟递、不递、蛮递等现象屡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慢”,虽然大家平时对“快递不快”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双十一”之后一周乃至半月的“漫长等待”,无不成为网友抱怨最多的问题;二是“破”,暴力分拣,随手乱扔,导致物品残缺不全;三是“丢”,要么图省事停滞在“最后一公里”,要么随意请人代签,最终快件或被冒领或丢失。而一旦出现利益纠纷时,受伤的难免是势单力薄的消费者个体。
解决这些乱象,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市场巡查,从服务质量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快递业念念“紧箍咒”。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快递公司的自我完善提升。“双十一”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模式的升级,作为电商与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和配套,快递公司要与之同步前行,就必须不断地转型升级。
如何让快递跑得更快,这既是一道行业课题,也是一张民生考卷,必须靠先进的分拣技术、科学的内部管理、完善的运行规则来提升质量、赢得“满分”。除此之外,还应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等难题,比如探索在社区的商店、便利店等代投代签快递。
又一个快递“爆仓”高峰即将到来,只有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服务、新举措,以及更多的“私人定制”,才能给消费者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