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年度大戏今开播 三千渔船竞扬帆

    海上寂寞

    “恨不得跟鱼儿说话”

但在出海捕鱼繁忙的背后,是枯燥与寂寞。“在船上久了,有时恨不得对着鱼说话。”51岁的渔民李铭说。

李铭说,现在大多数渔民都是采用灯光渔船夜间围网捕捞的作业方式,一轮捕鱼作业一般要四五个小时。“有时连续围网,二三十个小时不能睡觉。”

除了深入骨髓的寂寞,更令人揪心的是随时可能遭遇的险情。几年前,陈凌一次在海南岛海域作业,渔船的发动机突然失灵。在风浪的拍打下,渔船开始剧烈摇晃。陈凌一边打着附机,修理渔船,一边向附近渔民渔船求救,最终经过附近渔船支援,才所幸得以安全返航。去年,险情再次发生。在白龙岛不远处,渔船遭遇北风。陈凌赶到附近的渔港避风迟了一点,船就被打得竖起来,船上大部分东西都被吹打落水,但幸运的是,风浪不久便平息,他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信奉“妈祖”的地角渔民已陆续前往大王庙烧香祭拜,面对即将到来的开渔期,陈凌也去烧了几炷香。当晚7时许,陈给船加好油和冰后,点燃了一根烟,然后久久站在船头,望着眼前那片熟悉又陌生的海域,眼眸中充满了渴望。

  渔民痛惜

    过度捕捞现象愈演愈烈

59岁的渔民卢德华至今记得,从2002年起,政府免除了渔民的特产税;2006年开始,又对渔船实行了柴油补贴,一艘大马力渔船每年补助达20多万元。此外,今年起有关部门取消了港口维修费,“这些政策,使渔民对今后的生产更有信心了”。

如今,在侨港镇不少三四十米长的大渔船无一例外配备了远程对讲机、卫星定位仪、雷达、探鱼器,一些渔船还有卫星电话,部分船舱里也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现代化的装备使远洋捕鱼告别了“险中求富”,渔民祖祖辈辈渴求的“安居乐业”终成现实。

“甚至是在开捕后,北海渔政渔港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协助渔船出港,给渔民提供一定的后勤支援和后续的港口维护及护渔行动”,在桥港码头捕鱼多年的李铭也见证着当地渔业史的巨变。李经营着1艘40多米的拖船,常常半个月才回一次岸。“如今设备好了,能在海上多待几天,也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唯一让李铭痛惜的是,由于过度捕捞现象愈演愈烈,近几年海里的渔业资源已越来越少。在他刚下海当渔民时,海洋里的渔业资源仍较可观,“一网下去,十几托(装鱼用的专用筐)鱿鱼和墨鱼。现在即便在休渔后到南海海域里,一网有二三托鱿鱼和墨鱼就算是很好的了。”

“以前最高时一个月可以挣到十多万,但现在收益已经大不如前了。”已是船老板的李铭在出海前聘请了9名船员,按每人5000元/月的工资估算,他甚至担心连船员的工资都赚不回来。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