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野生稻苗圃顺利搬迁
●广西农科院共保存1.5万种野生稻,搬家时连稻泥也要“一锅端”
●水稻专家使用多重保险,确保野生稻“基因密码”代代遗传不走样
水稻专家发现的高度达5.6米的高秆药用野生稻,他们兴奋地称之为“稻龙”。
田间保存的野生稻搬迁移栽后生长良好。 广西农科院供图
水稻专家发现高度达5.6米的高秆药用野生稻。 图片均由广西农科院提供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野生稻是水稻家族的“祖先”,保存它们体内的“基因密码”,对于水稻育种有着重要作用。近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广西农科院了解到,全国最大的野生稻苗圃顺利搬家,安然度过冬天的考验。广西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对搬迁后种质存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死苗率控制在1%内,搬迁效果良好。
水稻专家如何从野外分辨出1.5万种野生稻,又如何保证它们的基因代代遗传不走样?南国早报记者走进野生稻苗圃进行探访
1
苗圃搬家:
连稻泥也要“一锅端”
冬季并不是野生稻搬家的好时机,然而因为建设的需要,广西农科院的野生稻苗圃于去年12月开始启程去“新家”。
“一部分是盆栽的野生稻,这些就整盆‘端走’;种在田间的野生稻则要入圃,挖出大苗后要马上种植到新的科研基地。”国家种质南宁野生稻圃的研究员陈成斌说,野生稻苗圃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建设,目前广西30多亩的科研基地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野生稻资源。苗圃最初设计是2000份材料的容量,经过不断扩容,如今有国家保护材料号的是1.5万份。
1份材料就是野生稻种植的一个品种。这1.5万份材料的搬迁,让数名科研人员和8个搬家公司忙了20多天。野生稻苗圃要搬家,不仅要搬走野生稻,连它们脚下的泥土也得“一锅端”。因为基地的泥是长期施用有机肥沤熟的沃土,已经被调理到最适合野生稻生长的土质。搬到新家后,经过水稻所专家调查,死苗率控制在1%内,新栽培种质长势良好,野生稻苗圃完成了顺利迁移。
陈成斌说,这也证明野生稻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成熟可靠。野生稻圃搬迁第一期工程顺利结束后,就可以开展第二期工作。按野生稻保存技术规程要求办事,进行种苗复份保存,完全可以保证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