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琦
坐在校园咖啡厅里,我苦思冥想该如何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谈阅读”。环视四周,举目皆是冲着免费Wifi而来的同龄人。轻触开启键,Wifi信号满格成为一种“能为人带来幸福感”的标识。咖啡厅应有的气氛已荡然无存——没有“煮一壶咖啡”的吩咐,没有捧书静读的文艺青年,也没有拍打着报刊畅论时事的愤青。
身为90后,我自己也是一个畅游在新媒体浪潮中的小年青,全身心地沉浸在每日清晨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刷微博看点赞的“幸福感”中……
当同学们无一例外地低着头看手机屏幕时,喜欢捧着书本静读的那几个人,就成了“特殊群体”——文艺青年。我自己也时常被人如是称呼,得益于宿舍书架上那一排排颇为壮观的书本队列。然而,我自己很清楚:要静下心来阅读个十几二十分钟,实在是件难事。
舍友问我:“这么多书!都读过吗?”
没有吧……我心里想——也许只有一两本小说是读完的。于是,我反唇相讥:“你的书貌似也不少,而且什么《三国志》之类的,你确定不是拿来营造阅读气氛的?”
“呵呵……”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比之下,捧书静读在女生中还算是一种颇为流行、比较常见的姿态。和脸贴着手机狂刷微博的女生比起来,那些拿着一本书坐在教室一角静静阅读的女生显然更能吸引男生注目。
“阅读”一词,在电脑、手机流行的时代已经化为“浏览”。虽然传统阅读依旧不失“典雅”,但在电子阅读越来越热火的时代,它已经渐渐被贴上“高冷”标签,难以为90后、00后所热衷了。
君不见,作为一种传媒手段,纸质媒介虽然一时间还不可能被电子媒体完全取代,但已经明显地处于弱势了。连在学校学生社团里担当宣传委员的我,都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
“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要执著于院刊杂志的宣传形式,刊登的内容还要以那么文学的东东为主。真的很担心关注量下降啊!”一次在和学院记者团成员聊天时,对方显得忧心忡忡。
在以“口头调查”形式询问周遭同学有关阅读的话题后,我虽然能感受到大家对传统阅读兴味犹存,但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我们在捧着书本阅读时,举手投足都显得那么“刻意”;而在掏出手机狂刷或者握着鼠标颇颇点击时,脸上流露的微笑与快意是那么自然。
也许,对于书本的那一份珍重,是埋藏在我们心底的对于文学与传统文化的一份尊重。或者说,一种缅怀。
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停电断网怎么办?”我的答案是:新媒体时代永远不会停电断网,因为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容许这样的状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