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微阅读 不期而至

 2 他们依然坚守传统阅读

漠希的母亲今年62岁,也学会了微信和微博的使用,但她更愿意从门户网站上读取这个世界里真实发生的每一件事的过程,更愿意从泛黄的书页里吸取知识的养分,更愿意在杂志里去阅读现在各种订阅号里的文章和故事。

漠希不理解母亲为何还坚持费钱费时的阅读习惯,但是母亲的回答很具备说服力。漠希说:“母亲说,书籍和杂志是要留存传续的,作者和出版单位不但要对当下的内容负责,更要对10年甚至于百年之后的读者负责,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会倾注作者的心血。而数字阅读由于其存在和附着平台的特殊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而这个错误的改正成本是无法与传统媒体修错的成本相比较的。”

持漠希母亲同样观点的读者为数不少,他们依然愿意坚守传统阅读。在他们眼里,数字阅读尽管快速、便捷,但信息庞杂、种类繁多,也掺杂了不少“文字垃圾”,多多少少都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李典,每天都用手机刷微博,但她从来不在手机上看书、读文章——她喜欢在网上购书,无论功课多忙,每晚她都会坚持半小时传统阅读。她说:“我就喜欢安安静静的读书,这样才有阅读的感觉,而且还可以收藏我喜欢的书籍。”

3 微阅读与传统阅读共存

不可否认,有了微阅读后,关注传统媒体新闻的人减少了,一些人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对于谣言都会不自觉地去相信,比如什么时间吃什么东西可以补肾,比如某一个习惯我们延传了上千年之后发现是个惊天大错,比如听一堂什么课程就能打开你的亿万美金开关等等。

有了微阅读,大家读的很可能都是一样的新闻,写的都是一样的作品。东西说:“如此一来,有点恐怖。我们的大脑,信息覆盖信息,最终留下的也只是信息。当一个人跟着信息走的时候,他永远只是一个跟班,永远也跟不上信息的步伐。于是,我们没有时间来思考和品味生活,没有空间来储存经典。我们很忙,但脑袋很重。我们貌视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我们好像很聪明,其实没有智慧。如此一来,连想象力都会下降。”

东西呼吁:“我主张腾出脑空间来阅读经典,不过度吸收信息。这需要毅力。但有了这种毅力,也许我们才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和非凡的想象。”

漠希将微阅读比喻成洋快餐,将传统阅读比喻成大桌点餐,孰优孰劣全在于读者自身所需。漠希说:“我不拒绝洋快餐,因为它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日常生活我还是会选择大桌点菜。当然,如果点餐的中式餐厅可以吸取一些洋快餐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那么大桌点菜将能聚拢更多的客户。我相信,微阅读与传统阅读将并存。”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