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司法公开公正迎来信息化“阳光”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特派记者 董文锋 梁 莹 魏 恒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司法操作要敢于“晒太阳”,不仅要敞开法院大门,还要创造和利用好司法公开载体,既要让司法工作置于“阳光”之下,随时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又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方便、快捷。

3月11日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期间,我区代表结合广西司法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就“促进司法公开公正”展开热烈讨论。

而就在两个月前,北海中级人民法院利用官方微博,对狱内庭审进行了全程同步直播,引来网友的一片“点赞”:

今年1月,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北海监狱开庭,审理罪犯兰某等19人减刑(假释)案。这次庭审打破了以往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惯例,通过官方微博同步直播案件审理全过程,发布信息90条,图片33张,图文并茂地公开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环节,消除了狱内庭审神秘感,提高了司法公开透明度,得到网友的积极回应和支持。

法院官方开通微博,并以此来发布信息、听取民意、接受监督,已成趋势。截至去年年底,全区128个法院全部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全国法院系统开博最多的两个省区之一。

为适应信息化需求,除开通官方微博外,广西还创新运用多种信息化平台,设立了官方网站,接受公众通过网络举报。建成启用了广西法院裁判文书专网,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2.8万份。

“群众期望的公平正义,不仅应当是实在的、及时的,还应当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这要求司法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罗殿龙代表告诉记者,今年我区法院将同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将司法公正公开置于信息化的“阳光”之下,让公众对各级法院案件的审判流程、执行、运行过程能够“一目了然”。

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程度,而公开公正是公信的基础。崔智友代表则表示,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这三大平台建设,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彰显了法治的文明和尊严。

“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审判工作当中,将法院系统的工作向社会进行展示,这不仅是方法、技术、手段的应用问题,也让全社会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吴恒代表对以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公正的方式表示肯定。

“信息化也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方便和快捷。”郑俊康代表以柳州为例,法院如果要到偏僻的地方开庭,要提前一天出发,成本高、效率低。而现在,柳州市公检法信息平台实现了联网,通过远程视频,半天就能审判好几起异地案件,效果很好。

就代表们十分关注的推行文书上网,郑俊康认为,文书一旦公开将永久性挂在网上,这不仅能监督法官审判,对改进“两院”工作作风也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也有代表认为,广西司法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与发达省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基层法院、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以适应新刑事诉讼法对办案任务的新要求。”肖莺子代表表示,按照新刑事诉讼法要求,要投入大量新的技术和设备,但西部地区财政比较薄弱,希望国家给予大力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