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丑小鸭成了盘中烤鸭 这样的“黑童话”你怎么看?

说法

让孩子 早日认清现实

不过,对“黑童话”的盛行,部分家长也持肯定意见。市民梁先生说,其中一些故事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例如对《丑小鸭》的改编,原意就是要告诉孩子,凡事不能太过骄傲,否则,就会沦为别人的盘中餐。

一位图书批发商认为,“黑童话”的盛行,是当今社会混乱的各种状态所驱使的,社会现实促使部分市民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孩子提前接受现实教育,以便其今后走上社会不会显得那么悲哀和失望。

“其实,让少儿读读‘黑童话’也未尝不可,这是一种挫折教育。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和相对封闭的象牙塔里,一旦走入社会,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他们或许会因学业、工作中的一点儿挫折而走向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教育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有深度,变得更坚强,有助于对孩子进行理性启蒙。”一名自称某校老师的男子如是对记者说。

专家

少儿不宜过早接触社会

“虽然我们的孩子们终究要面对社会现实,但至少不应该是在少儿阶段。”南宁市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杨春成说,家长希望孩子尽快适应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期许本没有错,并且这也是儿童教育的大方向,可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同样不能忽视,否则效果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处在儿童阶段的孩子,既有了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又仍处于懵懂阶段,还没有能力辨别事物本质,如果其本身生活习惯、教育根基不够良好,在接触到模棱两可的事物时,往往会吸收其中负能量的部分。

“‘黑童话’的作者们,考虑更多的是商业利益。”广西社会心理学会亲子沟通培训中心主任周健认为,打着经典旗号的“黑童话”,正是利用了家长对经典的信任,不加过滤地将改编的“经典”传输到孩子们身上,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是考虑孩子对内容的判断和接受能力。

多年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心理咨询师赵勇军也认为,“黑童话”流行有更深的社会根源。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人们对于外部事物的情感需求往往趋向于猎奇、刺激等一系列负能量,而“黑童话”对经典的改编,将血腥、杀戮等带刺激性的内容加入其中,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这一情感需求。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