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奇招治污垃 农村变花园

处理污水垃圾 村庄各出招

上林县是全国22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示范区之一,当地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无动力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公园式的人工湿地及简易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各村可根据本村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垃圾处理工艺。原垃圾堆放地经过清运回填,还可以建成绿化场地、球场、戏台等公益场所,美化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韦雄文说,在该县巷贤镇大山村谷南庄村民以生猪养殖、养蚕为主,为解决生猪散养粪尿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谷南庄决定于近期将22个养猪场,集中到村外的两个片区,建设大的沼气池,处理养殖污水。

在日常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面,村民的日常垃圾就近投入可移动或固定垃圾桶(箱、屋)。保洁员负责清扫村道等公共场所,镇环卫站工作人员负责将村里的垃圾送到镇垃圾中转站。保洁员的工资由上林县财政每月支付400元。每户村民每月缴纳垃圾处理费5-20元不等,作为保洁员工资的补充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费用等。

因地制宜 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指导,这是目前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的一项原则。自治区有关专家介绍,与城镇垃圾处理相比,农村垃圾处理有其特殊性。一是散布在全区18.3万个自然村,点多面广分散,收集转运难度大;二是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匮乏,市县垃圾处理场对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覆盖面极其有限;三是缺乏财力支撑,公共财政的支持微乎其微,村集体经济几乎空白,且无法向农民收取垃圾处理费;四是农村垃圾的成分构成以有机垃圾为主,相当部分可以肥料化、资源化。因此,农村从实际出发,允许乡村采取“一村一策”处理垃圾,不搞“一刀切”是最佳方法。

至于选择哪种处理方式?专家认为,各地垃圾处理应该尽量不出村,对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实行垃圾肥料化。农村垃圾处理也要算经济账、讲成本,单纯地把农村垃圾向市县垃圾处理场所集中,不仅现有的垃圾处理场所承受不了,运力、维护和处理成本也承受不起。同时,要引导和鼓励村屯保洁员对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分类和回收利用,引导和鼓励供销社和其他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在村屯设置废旧物资回收站点,进行回收利用。

检验所选择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是不是科学合理,关键是看所选择的方式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探索并选择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垃圾处理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