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明清状元进士书画展开展 他们的风华都曾名动朝野

  文人才情看对联

  这次展出的明清状元、进士的书法作品,除了临摹前人作品外,主要都是自己写的对联。很多人所写的对联对仗工整、严谨,意境悠远,展现出当时他们作为“精英”文人的文学功底和才情。作品中,如“莲叶东南临水槛,柳条西北看山楼”,“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等,都是对联之中的佳作。前者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状元刘福姚(广西临桂人)的作品,他也是广西最后一名状元,名字刻于今桂林王城东华门“状元及第”牌坊上。

  此次在柳展出的,还有清代第一名状元傅以渐(山东聊城人)的作品:“陶令爱文常对酒,庾公逢月每题诗”。傅以渐是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也是康熙的师傅,官居相位,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称于世。这副对联中,“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庾公”指北周文学家庾信。作品体现了傅以渐向往陶渊明、庾信之风范,也侧面反映出他本人的博大胸怀。

  关于他有很多历史典故与传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仁义胡同”:傅以渐在京为官时,家人曾因宅基地与邻居相争,父亲写信给他,让他出面找山东的地方官打个招呼。他看信后,立即写了回信。家人展开一看,只有四句话,全文为:“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深知其意,主动将宅墙退后三尺,邻居知道后为之感动,也学着让出三尺,于是出现了一条六尺多宽的胡同,被命名为“仁义胡同”。这件事,在乡里传为佳话。后来,康熙皇帝南巡路过聊城,获知此事后顿生褒奖之心,挥笔题写了“仁义胡同”四个字。康熙题词和傅以渐的诗后来都被刻成石碑,嵌入墙中。

  傅以渐在朝中虽官居显耀,却以简朴无华著称。别的官员骑马坐轿上朝,他却只骑一头毛驴。顺治帝恩准他可骑驴进出午门,有时他的学生、年幼的康熙为其赶驴。一日,此情景被顺治看见,大笑不止。不几日,傅以渐接到皇帝亲赐一卷画轴,御笔为他绘制了一幅《状元骑驴图》:一头黑灰色毛驴,缰绳是顺治拎着;康熙则如顽童,持鞭催驴儿在后;他却像南极仙翁稳骑驴背。有一次,他赏画之后,在御印旁题字一行:“阁老骑驴,皇帝拎缰。天子赶脚,悠哉悠哉。”傅以渐的七世孙傅斯年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这名状元很“偶然”?

  此次展出的还有很多名人状元、进士作品,如刘墉、李鸿章、翁同龢、徐世昌等。其中,刘墉除了在政坛的卓越成就外,还与同在乾隆朝的翁方纲、梁同书(这次也有作品展出)、王文治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称“四大家”。论书法艺术成就,当推刘墉最高。此外,还有张之洞的哥哥张之万、打出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的曹鸿勋、与张謇被称为“商部实业两状元”并在中国率先发行股票债券的黄思永等。

  以上的状元、进士都有着突出的成绩,而有人却背负着“中状元是因为名字取得好”的名头,一直耿耿于怀。这就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状元王寿彭。

  当年,年仅27岁的王寿彭还沉浸在夺魁的喜悦中,朝廷里便传出了他中状元是“因名得福”的偶然论:进士名单上,王寿彭的名字让主考官眼前一亮,“王”、“寿”、“彭”正应了“王者寿比彭祖”之意。“老佛爷”凌驾于皇帝之上,是当然的“王者”;“彭祖”则是传说中的寿星。主考官认为,“老佛爷”正操办寿事(1904年为其七十大寿),倘见到考生王寿彭的名字,定然欣喜。于是,主考官将王寿彭的名字置于参加殿试的考生之首,呈于慈禧面前。慈禧一见“王寿彭”的名字,果然心花怒放,立即点为状元。一时间,“偶然”之说愈传愈广,几乎人尽皆知。王寿彭有口难辩,写了首打油诗公开回应:“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甚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尽管有如此传说,但王寿彭能通过重重科考程序高中,当然并非偶然,也绝非庸才。1905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访欧美及日本,考察宪政,王寿彭则奉命与刘春霖(末代状元)等赴日本考察政治、教育与实业,这本身即说明清廷对王寿彭才能的认可。考察归国后,其所著的《考察录》很有“立宪”意识,提出了不少改良教育与倡导实业的建议。

  王寿彭工于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这次展出王寿彭的一幅四挂书法作品,内容展示了其对楷书的独到见解,文字体现了其深厚的书法根底。(记者 谢永辉)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