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一个生态文明村的成功样本

B 换人换届不换路 接力发展生态农业

黄岭村建沼气、发展养猪、种植水果蔬菜的致富门路迅速传开,自发来黄岭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推广黄岭经验,并拓展了新的试点,按“一点带多点,多点带全县”的工作思路进行沼气建设。每个点之间也掀起了赶超致富热潮,逐步形成了“一池带四小”(一个沼气池,带猪圈、果园、菜园、鱼塘)的庭院经济格局。

尝到发展沼气甜头的村民开始大养生猪,大办沼气,大种水果。全县沼气池每年以3000座的速度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迅速突破了庭院经济的栅栏,步入了规模化的、基地化的轨道。面对分户养殖向大户养殖发展转化的趋势,恭城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创新,通过不断改进沼气建设和原料使用技术,加强沼气建后服务,进行“集中建池,统一供气”试点探索;以专业村、专业户和养殖小区为载体,实行规模化养殖,使沼气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养殖业也逐步走出了困境。

1983年黄岭村有农户91户,种有果树233株;2013年农户164户,种植果树41.86公顷。农户现建有沼气池154座,入户率达100%。沼气成了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纽带,把恭城农村生产带入了生态环保良性发展的轨道。沼气还改变了农村燃料构成,缓解了农村用能紧缺问题,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全县8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能以沼气替代,解决了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了薪柴和煤炭的消耗,保护了森林资源,有效地涵养了水源,减少旱涝灾害。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09%。

30年来,恭城认识到生态农业是立县之本,自觉接好发展生态农业的“接力棒”,不断增加新内容。目前,全县已建成20多个富裕生态家园新村。恭城生态农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求,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跨越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发展模式,获得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殊荣,还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等称号。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