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一个真实的“文化偶像”

50年前,一位普通的战士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一位伟大的领袖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50年来,这位战士始终是文艺工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始终是文艺舞台上一股强劲的主旋律;

50年间,这位普通战士以一种越来越可亲的“文化偶像”形态,越来越鲜明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盘点50年来以雷锋为题材的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诗歌、书籍、电影、电视剧……我们会发现:雷锋的艺术形象与时俱进,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富含文化意蕴。半个世纪的追问,半个世纪的探索,半个世纪的感悟。一代代文化人用最激昂、最时尚的文笔,塑造雷锋形象,诠释雷锋精神,使之成为时代的标本,永恒的主题。

50年前,诗人贺敬之用他那特有的富于战斗激情的诗句,启动了对雷锋人格魅力和精神意境的探索。如今,乐于背诵贺敬之“战斗诗”的读者已经不多了。然而,新一代文化人回归本真,追寻着雷锋留下的每一个脚印,用敏锐的艺术目光发现这个曾经让人如雷贯耳的英雄,其实并不是乏味的政治偶像。于是,在一本本文集、传记里,在一部部电影、电视剧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背负着怀旧气质的遥远的背影,而是一个散发着中国优秀道德光彩的有血有肉的青年。

雷锋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雷锋的形象,却与我们越来越亲近。我们的“80后”、“90后”乃至更年轻的一代通过文艺作品欣然发现,那个曾经包裹着一层浓厚政治色彩的雷锋,其实性情和自己相似,心灵和自己相通,像是一位邻家大哥哥,可以倾心交谈。于是,他们在网络评选中欣然投票,推举这位将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在新时期发扬光大的战士为“文化偶像”。

作为一个文化偶像,雷锋正在被当今社会的人们从越来越多的层面、越来越新的角度解读着。解读中,每一个人都在心里寻找着自己的雷锋;解读中,雷锋精神正以一种更感性从而也更感人的形式向社会发散,凝成一种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劲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