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
让孩子爱上“老古董”
4年前,当滨湖路小学六年级女生单婧怡参加广西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时,还只是一名爱讲故事的女生,讲故事和诵古诗的共通之处(都需要一定的语言表现力)把她送上了舞台。不过,现在当她已经成为一名初三学生时,却对当时诵读的古诗文有了另一层理解。14日晚10时30分,下晚自习回到家的单婧怡声情并茂地为记者朗诵了4年前让她获得广西赛区一等奖的那首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随后跟记者分享古诗的音律、意境和美感,这正是她按照学校的要求诵读了越来越多的古诗文之后,慢慢体会出来的诗词之美。
200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共同启动“中华诵——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系列活动,两年后确立全国1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及20个省(区、市)的2万多所学校开展试点,广西的南宁、梧州、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百色学院成为试点城市(单位)。从此,《诗经》、《论语》和《弟子规》更多地出现在中小学早读午读中,在孩子心中慢慢种下了诗歌的种子,而拜师、祭孔、开笔礼……这些千年古风,再次在校园里“活”了起来。
古诗词远离如今的时代,而且艰涩难懂,并非所有的孩子都爱。南宁市一名曾经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拿名次的中学生告诉记者,相比较而言,他更喜欢外国短篇小说、短小的中外寓言、散文还有科学画报,读得轻松有趣还有用,而古诗词“有时候你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如何让现在的孩子对“老古董”的东西感兴趣?梧州市苍梧县龙圩中心小学副校长黄锦告诉记者,别的学校国庆、六一搞晚会多是唱歌跳舞,他们学校则有孩子们根据古诗词改编的舞台剧,一首短短的《游子吟》,孩子们能排出5分钟的短剧。他教的六年级6班曾经自制过一本诗集,里边收录了20多首学生自创或与家长合作的古体和现代诗歌,孩子们还自己配上插图,印刷了几十本,带回家里给爸爸妈妈看。“一尾红鲤盘中睡”、“春天小草探出头”这些充满画面感的诗歌,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记者了解到,在有些学校,老师用“画诗”——即根据古诗词让孩子绘出诗中情景来提升孩子的兴趣。
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黄亢美提出,在初等教育阶段,经典诵读进校园,“形式”的重要性不输于内容,活泼灵动形式,能将孩子吸引到经典古诗文身边,而这是感受经典之美的前提。
孕育大师
为未来大师补上人文课
“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喜欢经典古诗词,只是学生们没有时间,有的老师也没有给学生一个品诗的好胃口。”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寅生教授既是多届广西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的评委,也是该校选修课《中国经典诗文精品赏析》的教师。他告诉记者,在比赛中,不少选手能声情并茂地表演诵读,却在综合素质问答一项“翻了船”,其中不乏在职教师。据统计,中学教师组的综合素质问答成绩并不高,甚至低于学生组。这一让人意外的结果反映出教育中人文积累的欠缺,因为教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
李寅生说,不少高中老师将古诗文教育与考试挂钩,学古诗文重在教考点,字词义解释、中心思想等标准答案,给学生的都是榨过之后的“骨头”。更有甚者,去年高考考过了,今年高考很可能不考某首古诗文,教学干脆略过。广西大学的这门课持续开了10多年,每次选课学生都爆满,100人的教室,过道都站满人。选课学生中80%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是大家印象中人文基础薄弱、不爱古诗词的孩子。学生为什么会喜欢?李寅生说,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归年》,其实讲的是类似杜甫这样的“追星族”和“天王巨星”李龟年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见面的故事,这种意外地和偶像偶遇的事件,其实反映了唐代社会安史之乱的巨大变革……一首诗大学老师可以讲一个小时,可以从诗歌的社会背景讲到作者的相关故事,底子深厚又有味,学生喜欢,才会感兴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大师?这是著名学者钱学森的世纪之问。“爱因斯坦可以用几句话说出相对论的精髓,我们过去的桥梁专家写的《赵州桥》能入选小学课本,为什么理工科专家只会用自己领域的专业名词说话?”李寅生认为,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缺位,人文基础薄弱或许该承负一定的责任,现在经典诵读进校园,就是为将来的大师补上人文素养这一课。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