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在下乡调研途中
7月24日,台风“韦森特”肆虐玉林大地,窗外暴雨瓢泼。早上7时30分,顾云跟往常一样,拿起雨伞推开大门准备上班。“老顾,下那么大的雨,你不能晚点再去吗?!”妻子吕俊娟关切地说。“是啊,爸,你身体又不好,晚点去吧。”女儿顾薇拦住他。“今天有几个急的信访件等着处理呢,再说我搭公共汽车也淋不着;你们也早点去,别迟到。”顾云一头走进雨中。
8时,他按时来到了玉林市信访接待中心,顾不上拍去身上的雨水,开始忙碌起来。在一楼向信访中心值班同志了解情况后,顾云向三楼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在三楼办公室门前的平台上,却猝然倒地,再也没有醒来……
噩耗传来,熟悉他的人无不扼腕痛惜:这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啊,辛苦了大半辈子,眼看就要退休享清福了,却怎么走得那么急……
一个退居二线的党员领导干部,长年坚守一线紧张忙碌工作,图的是什么?顾云说:“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2010年8月8日:报到、回去交接好工作;
2010年8月9日:上午参加培训、下午起草《信访督查的实施办法》初稿;
……
2012年7月12日:参加玉州区城北街道平地村回建地协调会;
2012年7月18日:到小区看督办案件落实情况。”
这是一本普通的褐色皮面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它的主人玉林市监察局调研员顾云进驻市信访接待中心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简短的记录一直更新到2012年7月23日,每日不辍,见证着这位退居二线长达7年之久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一线的接访和督办案件岗位上忙碌而充实的工作生活。
“7月24日”,这个日期的手写体潦草如常,后面跟着的却是一段永远的空白……
在一般人眼中,调研员已是退居“二线”,与退休没有什么区别。个别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也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在“退”岗的同时也“自觉”退掉了身上的“责任”,摇身变成“自由人”,长期处于“赋闲”状态。但退居“二线”多年的顾云心中没有一线、二线的界限,继续保持原来的工作状态,埋头做事。
“我工作这么多年,从没有见过这么认真工作的调研员,顾老在这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玉林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蔡家广深情回忆起,两年前征求顾云去市信访接待中心工作意见时的那一幕。
2010年8月,玉林市着眼于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信访工作机制,抽调各部门单位的信访工作人员,在全区率先组建了市信访接待中心。市委要求市纪委选派一名责任心强、信访业务精通的处级干部,入驻信访接待中心,负责督办、调查信访问题以及受理涉及党员干部违纪的信访举报工作。市纪委常委会经过层层筛选、酝酿讨论,一致认为顾云是最佳人选。“入驻信访接待中心,既要督办信访问题,又经常要亲自接访,可要比在纪委的办公室里辛苦得多呀,”委局领导试着征求顾云的意见。“好好,我去,我去。既然组织上有需要,再苦再累我也不怕。”想不到顾云毫不犹豫接下了这副重担。
从此,这位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肩上又添一副新担子,开始了家市信访接待中心市纪委监察局办公大楼值班信访室,四点一线的生活。
“在信访接待中心,顾云的做事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标杆,他身体比不上年轻人,精力比不上年轻人,可是吃苦受累的事情,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不论是率队去闹哄哄的群体上访现场劝访,还是牵头组织各部门协调办理疑难信访件,他从不退缩。”玉林市信访局副局长李彦这样评价顾云。
今年5月,有一批群众在玉林城区人民东路集体上访,恰好玉林市信访局的负责同志出差在外,玉林市信访接待中心的同志试着给顾云打电话求援。顾云放下电话就赶到现场,指挥大家把群众领到市信访接待中心后,他又耐心地讲政策、讲信访条例,受理信访事项,安抚群众的情绪。
“他特别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他接访的群众,往往是来时怒气冲冲,走时虽然他们的诉求还不一定能得到立即回复,但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玉林市信访局长黄邦荣说。派驻市信访接待中心工作以来,顾云共主持召开督办会议9次,下函督办信访案件205件,解决信访突出表现问题102件,协调解决问题103件,得到了上访群众的广泛好评。
2005年,“老信访”顾云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他谢绝了组织另外安排办公室的美意,继续留在原来狭小的办公室,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协助继任者承担起繁重的信访工作。
“看到我们都是女同志,顾老就主动揽下到基层下访的苦活、累活,每次晚上还加班加点撰写材料。”原玉林市纪委信访室主任、现玉东新区纪工委书记张伟霞动情地说。
2011年2月,自治区纪委开展地市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交叉检查,玉林市纪委信访室主任刘鹏飞犯了难,信访室目前就是一个人,既要组织精干力量迎检,又要抽调同志去其他地市检查,人手不够啊。他把难处跟顾云一说,顾云拍着他肩膀爽快地说道:“你留在家好好准备迎检。我去参加各市交叉检查,正好向兄弟单位取取经哩。”这一趟,顾云奔波了12天。
常年高强度的工作,顾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2008年10月1日,顾云突然失去知觉倒下,当时经急救后才苏醒过来。这次意外,无疑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告。“该歇歇了,”他一边自嘲“不得不服老”,却从没有放慢工作的节奏。今年3月,顾云因病住院了。玉林市纪委副书记梁小平计划好与同事们第二天去医院看望他。次日一早,梁小平惊讶地在办公室走廊看见顾云的身影:“顾老,你不是住院了吗?”顾云笑笑说,“医生检查过了,没大问题,出院了。” 一边说着,一边钻进了办公室……“在今年3月他住院之前,我从没有见他请过一天假。”梁小平回忆道。
“老顾,人家都说你退二线了,还天天风雨无阻按时上班,你图什么?”一向默默支持他工作的妻子吕俊娟看着他仍然这么奔波劳累,担心他承受不住工作的压力,忍不住半开玩笑地“埋怨”。他却总是神情严肃地说,“我一个山里农民的儿子,能当上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党的这份恩德不能忘啊,我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一个把群众当亲人的处级领导干部,整日埋在上访群众的疑难事里劳心劳力,为的是什么?顾云说:“老百姓受了委屈,作为人民公仆,我们不帮他,谁帮他?”
信访举报工作处在社会矛盾交汇的风口浪尖上,信访干部经常听到的是骂声、哭声、埋怨声,做的都是烦事、琐事、疑难事。一个人口大市,基层矛盾纠纷千丝万缕,市纪委信访室人手少、任务重,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无论是做普通工作人员还是身居处级领导岗位,顾云始终亲力亲为,坚持用心接待每一位上访者,用心倾听每一个难题,用心化解每一起矛盾,用心维护群众每一项合法权益。正是这种把上访群众视为家人,把信访信件视为家书,把信访工作视为家业的情怀,促使顾云二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在骂声、哭声、埋怨声声声入耳,烦事、琐事、疑难事事事扰心的信访工作一线上。
陆川县马坡镇一个农民为妻子工伤得不到老板的合理赔偿,又得不到当地法院公正判决的事情四处求援,四处碰壁,家财散尽。这位农民徒步从马坡家中走到了市纪委信访室里,接待他的正是顾云。“共产党执政的地方,哪容得这样的黑恶势力一手遮天!”顾云耐心地听完他的诉说后,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立即提笔写了信访跟踪件送到市中级人民法院。他告诉这位农民,“你放心,这事纪委管定了,党组织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后来他又多次主动向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同志了解进展情况,沟通协调,督促落实。最终,案件重审,农户得到了10多万元的赔偿。有人问他:“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值得你花那么大力气?”顾云说:“个别党员干部由于信仰不坚定、办事不扎实或对政策理解有偏差,让老百姓受了委屈。作为人民公仆,我们不帮他,谁帮他?”
“我也是农民出身”这类土得掉渣的句子,是顾云的口头禅。多年来,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他的足迹遍布玉林城乡各个角落。国务院出台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后,在博白县库区,部分群众由于档案不齐全,申领资格存在争议,一直没有领到后期扶持资金。当地群众多次上访反映,问题久拖未决,群众来访申诉时怨气很大。去年4月,顾云在信访中心接待并安抚上访群众后,立即联系上博白水库移民局的同志,背着简单的行李一路颠簸来到150多公里外的库区实地调研,察看群众的生活状况。戴着一顶草帽,倚着农家低矮的土墙,坐在小矮凳上,他一家一家地走访上访农户,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国家相关的政策,说法说理。“我就是一个农家子弟,农民苦,农民难,我知道。”他说,“只要符合国家政策,该给农民兑现的,一定要想方设法兑现。”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一有空就跑到库区去,一连住上几天,起早贪黑地走村串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中午饿了,喝一碗农民兄弟递过来的白粥;晚上累了,在附近的小旅社里凑合一宿。有时候,晚上还跑到农民家夜访、开会研究,听取群众意见。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建议,为有关部门处理移民点、水库区问题提供参考,使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同年,在另一个库区,兴业县北市镇旺石村第4村民小组小组长卢延贵也是一位顾云接待过的上访者。“那个年长的干部带着眼镜,仔仔细细看完我们的材料,耐心听完了我们的诉说,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材料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这些农户就符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申领条件。”卢延贵并不记得接访人名字,却清晰地记得顾云的样子:“我看他替我们着急得直皱眉,就打心眼里相信他,这一定是一个不愿意让群众受委屈的人。”从市信访接待中心回家后不久,经过顾云和信访接待中心的同志协调督办,包括卢延贵在内的旺石村第4、第5村民小组的四五十户农民,都按照政策获得了数额不等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
到市信访接待中心工作后,顾云在市纪委和市信访接待中心之间来回奔波。一些涉及纪检部门的举报,群众只是以信件的方式反映,或者有时候上访的群众来了,没有见到他,留下联系方式和相关材料就先回去了。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信访件,顾云总是第一时间按照留下的联系方式,拨打电话主动去联系上访户询问情况。“上访人都是难缠的人,上访的事都是难办的事,大家躲都躲不来,你却还主动联系,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一些关心他的朋友表示不理解。顾云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自己的一篇理论文章中写道:“党和群众的关系,如鱼水,如血肉,如种子与土地……”
怀着这样一颗把群众当作亲人的赤子之心,怀着这样一腔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热血,顾云把群众的事情当作天大的事情去看待,把解决群众的麻烦当作解决自家的麻烦去办理,不畏权势,不求回报。
2008年10月,玉州区巡防大队的辅警小李在执勤的过程中与一名干部发生争执,在互相推搡的过程中,小李右臂关节脱位,构成轻伤。事情发生后,这位干部为小李交付住院治疗费用,却不肯道歉和赔偿。小李想到自己因公负伤,反而受到了奚落和冷眼,开始了四处申诉。一次次申诉无果后,几近绝望的小李走进了顾云的办公室。“他是第一个认认真真听我讲完前因后果的人”,小李说,见到顾云后,他终于觉得自己的申诉有眉目了。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对方又一次性支付给小李营养费3万元,向市纪委作了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当面向小李致歉。事情完结后,过了一段时间,小李意外地接到了顾云打来的电话,询问他伤情恢复的情况,有没有留下后遗症影响工作。“我一个小小的辅警、平民百姓,顾老不惜得罪人为我讨公道,还这样关心我,真是太难得了。”听闻顾云去世的消息,小李潸然泪下。
一个坚持原则的纪检干部,顶着风险守着清贫高擎反腐利剑,求的是什么?顾云说:“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我要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
“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去年,顾云读罢《苦难辉煌》一书后,感怀革命先辈们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写下了以上感言。他这一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1989年,风华正茂的顾云经组织考察推荐,从玉林地区罐头厂管理岗位调到玉林地委纪委做纪检干部。当时的国营罐头厂效益好人人争羡,纪委只是个众所周知的清水衙门,组织上找他谈话,“既然组织需要,我去。”他欣然接受了安排。这一去,他就在纪检监察部门埋头干了23年。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顾云凭着那股好学实干的劲头,很快成长为信访工作的骨干。1994年起,他担任玉林地区纪委信访室主任;1997年,他走上处级领导岗位,任玉林市纪委常委、信访室主任。期间,他主持制定了《信访统一管理集体排查制度》、《领导接访》等规章制度,率先在广西推出了“信访工作下访流动服务站”工作制度,信访监察工作成绩斐然,市纪委连年获得“广西纪检监察信访先进单位”荣誉,诸多创新性做法和经验甚至引起了中纪委信访室的重视,其本人也获得了“广西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致使一些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出现。纪检案件能不能办成铁案,风险很大。从认准线索,到找出证据,到“两规”审查,各个环节都有压力有阻挠,甚至可能有意外。“办案有风险,但不办案,党就有危险!”顾云坚守着心中的信仰,查办大案要案永不言弃。
1997年,有群众举报一个单位挪用数百万元公款用于职工建房私分。顾云带领工作组前去查账,下班回家就接到恐吓电话,威胁他说“不要多事”。顾云没有后退,继续深入调查。“多个部门来查过了,前脚刚走,都没有发现问题,你们还能查出什么?”对方财务人员面对前来查账的纪检干部气势汹汹。最后,顾云和同事们还是从该单位给职工开出的票据上找到了证据,证明举报属实。此案办结,收缴了违纪金额148万元,在当时是市纪委自办信访案以来一案收缴款最多的案件,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1998年陆川县金融风波事件发生后,中央、自治区、玉林市都十分重视,层层要求查处,弄清事实真相。顾云随专案组进驻陆川,负责清查涉及该案的账表。那是天气炎热的6月份,陆川县城区城市信用社一间屋子里,满满一屋的票证,气味很臭,人呆在里面很难受,顾云带一组人蹲在屋里昼夜彻查,最后在票证上取得了线索,为与涉案人员谈话准备了有力的炮弹。在证据面前,在办案人员的政策攻心下,涉案的陆川县原副县长吴耿岳不得不交代其受贿、行贿、贪污等违法违纪问题。最后这个案子还牵出了一批大案要案。
2000年北流市高特公司案,顾云又负责协查账目。查账是很枯燥的,当时查了很久也查不出问题,有同志萌生退意,赌气说,宁愿从办案点走路回玉林也不愿再查下去了。可是顾云坚持了下来,终于在账目上发现问题。玉容一级公路北流段项目建设指挥部和北流市高特公司以招商引资奖励为名私分公款800多万元的案件一举告破,查处了原北流市委政法委书记李某等人贪污、受贿的窝案。
当时主管案件查处的原玉林市纪委常委王德孝对顾云的坚韧和责任心钦佩不已。他说,顾云原则性强,立场坚定,不唯上只唯实,为很多案件的成功查处贡献了力量。
“唯实”二字,难在坚持。在纪检监察这条没有硝烟的战线上,坚持唯实,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勇气,意味着清贫和寂寞。有人向他送钱送物,他义正词严拒之门外;有人给他打恐吓电话,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有领导递条子说情,他顶着压力坚持正义。在权势的阻挠、人情的围攻、暗处的威胁面前,顾云就是一名胸怀正义、铁面无私、廉洁自律的反腐斗士。
信访室掌握大量的案件线索,一些涉案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经手办案的顾云,无一例外吃了“闭门羹”。“想从老顾的嘴里获取"内部消息"或"通融通融",那绝对是休想!”王德孝说。
“在信访室这个岗位上,他表现出的是一个纪检干部疾恶如仇的鲜明性格、一个党员爱憎分明的党性原则。”这是顾云的分管领导,时任玉林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原玉林市政协副主席廖佳章给共事十年的顾云作出的高度评价。
离开农村三四十年,他依然保持着农家子弟勤俭节约的本色。“平时穿的衣服比较旧,总爱把一把折叠雨伞插在裤兜里,”同事们对他形象的描绘众口一词。当上了处级领导干部,他从不和人攀比用车用钱、办公条件,从来没向单位提过配车用车的要求,日常上下班不是坐公共汽车就是骑自行车。
顾云不仅自己严格自律,对家人也经常教育。多年的耳濡目染,一家人自觉结成了“反腐同盟”。“有什么事情,你们就到办公室找老顾吧,不要到家里来”,妻子无数次重复着这样话,拒绝请托人上门送礼说情。当年的女儿小小的年纪,也知道拒绝陌生人上门来,每每一接到电话,总是习惯稚气地对电话那头说,“我家很难找的,左拐,右拐,右拐,左拐……总之你是找不到的。”
正是“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第一线,始终高擎反腐利剑,在清贫中守住党性信仰。
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丈夫和父亲,把人生经历当作最珍贵的财富传授给妻女,留下的是什么?妻子说:“下辈子还要和你做夫妻。”女儿说:“爸爸,我多么希望,你只是睡着了。”
对于妻子吕俊娟和女儿顾薇来说,7月24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这个世界上最爱她们的那个男人走了。
噩耗来得太突然,面对丈夫猝然离世的冰冷事实,吕俊娟悲恸地喊出:“下辈子还要跟你做夫妻!”这最后的爱的呼唤,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为什么下辈子还要嫁给顾云?吕俊娟说,他人好。说丈夫人好,不是没有理由。吕俊娟说,和顾云一起守着那点“死工资”过日子,生活不富裕,可心里特别甜。顾云一家至今还住在妻子单位的老房子里,一条公共通道把客厅和卧室隔在两边,客厅天花板漏雨,布满水渍和霉点,客厅里没一件接得上时代潮流的电器。“家里什么也不多,床多。”吕俊娟说,“侄儿侄女们来玉林,农村家中来了人,我们都留在家中吃住。”顾云是顾家的长男,家中姐弟他很照顾,家族中的事务他很关心。10多年前,顾云二姐夫妇先后离世,顾云将外甥女抚养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从小学5年级一直供读到师范学校毕业,外甥女如今在北流市永丰小学任教。同村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考上玉林师院,顾云帮着他垫付了学费,还让他周末到自己家里吃住。别提是家里的亲戚朋友,就是素不相识的人,有了困难,顾云都尽力相助。前些年,一次春节慰问活动,顾云来到慰问对象家中,看到这老党员家中实在很困难,他把单位准备好的200元慰问金交给老党员后,又从自己钱包里拿出100元,交给老党员的妻子。
从山村里走出来的顾云,特别惦记那一方养育他的山山水水。村里要修路、修水渠,平时连好衣服也舍不得多买一件的他,不仅积极地联系有关部门立项、投资,自己也一千元几百元地捐。
这一路走来,纪检监察工作的辛酸苦辣,吕俊娟母女也深有体会,她们更珍惜丈夫在工作倥偬间传递给她们的深深的爱。有时因办案保密的需要,顾云长时间不回家。2001年,顾薇考上大学。即将赴校报到那天,在外办案已经一个多月不见人影的顾云匆匆赶了回来,亲自下厨给女儿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表示一名父亲深深的爱意,然后送女儿到车站搭车,又匆匆告别妻子回到办案点。前后3个月,母女俩只见过他这一面,后来母女俩才知道,办案点其实就在离家不到5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对此,母女俩没有丝毫抱怨,因为她们知道,依着顾云的性格,为见这一面,他已经是破例了。
无疑,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爱意的家庭,曾获得过自治区、玉林市“五好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这个五好文明家庭的户主,这个两袖清风的纪检干部,他没有万贯家财留给妻女,也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是,他却给女儿留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个为人处世的人生标杆。
“亲爱的女儿,祝你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开始,还需要继续努力,开创新的美好人生……”女儿2001年秋考上广西民族学院,顾云写下了一段简短的赠言,教育她节约勤俭、洁身自爱、勤奋学习。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谆谆教导,为的是,将来孩子也跟他一样,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为党的事业奉献,为建设国家效力。
打开顾云的电脑,有一部写成于2009年的自传体小说《生活履印》,这是他预留给女儿一个年轻公务员的一份现实版教材,长达14万字。
他写下贫寒农家子弟拼搏求学的经历,写下自己一生追求进步,在每个岗位上创先争优的历程,以此教育女儿,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勤学善思、爱岗敬业才能有所成;他写下对一些信访案件的反思、对一些贪腐案件的分析,教育女儿要体恤群众疾苦,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做人做事……“生活,就是由铁到钢的锻造过程”,顾云在小说首页写道。
他也谈到了健康养生,谈到了要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全力保养好身体,并开始设计他美好的退休生活。难如昼夜查账突破案件的事情,繁如每天接待来信来访的事情,他都坚持为党为国做好了,可是这件事,他却没有为自己做好……
“爸爸,你不是说等新房子装修好了,我们十月就搬家吗?你不是说退休之后在大鸦垌的山岭上养羊,然后我们一家人天天吃羊肉吗?你不说要把黄花梨种在故乡的山岭上,亲眼看着它们长成吗?爸爸,你食言了。”女儿在QQ空间记录下了撕心裂肺的痛,“爸爸,我多么希望,你只是睡着了。”
“老顾要我帮他好好修订这部自传,我却总说等我退休了再做吧……”没有在丈夫生前帮他完成心愿,吕俊娟遗憾绵绵。
生命有限,赤诚无限。没有壮举,没有豪言,顾云留给我们的,却是一面鲜艳的旗帜! (记者王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