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市开展未成年人"洒扫应对"活动 让孩子变了样

    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

   全市中小学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小学低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由学校安排课时上课,或由家长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生活自理能力。小学高年级开展感悟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以家庭、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三是在初中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班级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和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相结合,以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为主要场所。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各学校结合诵读经典、班会队会、团日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开展“洒扫应对”的知识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组织学生制作“洒扫应对”小报、开展“洒扫应对”童谣儿歌接龙、“劳动最光荣”歌舞展示等活动,向师生讲解“洒扫应对”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宣传“洒扫应对”的内容要求,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不少学校还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开展“生日问候”感谢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举行“成人冠礼”活动,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接受老师同学祝福、宣誓、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对师长培养的感恩之情。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指导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洒扫应对”让孩子们有了明显变化

    “洒扫应对”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各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把德育工作具体化,更加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一些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有了发挥才智、发扬个性的空间,同学们乐于参与。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培育文明、谦让、互助的风尚。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不少家长反馈说,活动开展后,孩子变化很明显,有的孩子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有的孩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不仅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也渐渐养成了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衡阳路小学校长许必丰告诉记者:“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他认为当下的教育,更多关注在如何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如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上,忽视了对学生人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洒扫应对”实质上是要在孩子们身上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渐渐地懂得怎么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让他们在童年时代起就健康、坚强和乐观地成长。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