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机制激发基层医疗新活力 “倒逼”机制回归公益

广西新闻网记者  董文锋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这场改革中,“以药养医”旧机制的破除逐渐“倒逼”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回归公益性角色本位——医院不再靠销售药品营利,医生治病防病的目的更加纯粹。

“倒逼”机制:让基层医院回归公益

过去,基层医疗机构维持运转主要靠药品销售加成这部分利润,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的实施,破除了基层“以药养医”机制。这样一来,老百姓是得实惠了,但是基层医疗机构来源于药品的这块收入却被切断了,医务人员每月工资立即就减少几百元。

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实行基本药物后,大处方没了,药品销售加成没有了,基层医疗机构靠什么养活自己?如何解决既让基层群众得实惠、又要保证医务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这看似“矛盾”的问题?

“必须打破基层医疗机构原有体制机制,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只有进行综合改革。”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医改办主任韩庆东介绍,这其中又涉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敏感问题。

为保证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医改实施后,广西加大财政投入,除原有的财政补助政策不变外,还建立起了由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一般诊疗费等多渠道补偿机制,这几项补助资金加上各项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完全弥补了基层医疗机构因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而减少的收入。

用人机制——让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但是,财政的大力投入实现了“保基本”的目标,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强基层”目标中人才紧缺的问题。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深受专业人员匮乏和非专业人员过剩问题困扰,整体医疗水平不高,老百姓普遍感觉看病难。其中,编制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卫生院,以致难以引进人才、优化结构。

“以前最苦恼的就是留不住年轻人。”隆安县那桐中心卫生院院长农田同告诉记者,有一年,院里招聘了一批区内名牌医科院校的本科生,为留住他们,除给他们编内待遇外,卫生院还提供免费住房,赶上有进修机会也都会优先安排给他们,但即使这样,这些重点培养的年轻人进修回来后,一遇到其他地方要人就走了,“走的理由无一例外,因为卫生院给不了他们编制。” 

事实上,编制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给予财政补助的依据,但基层医疗机构双轨制实行时,各单位“拿钱的不干事,干事的不拿钱”的现象普遍存在。记者走访了解到,以往乡镇卫生院编内编外人员的待遇差别非常大,编外人员月收入低的只有五六百元,甚至还有两三百元的,而编内人员则有两三千元,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