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医学生服务基层]基层是最好的“磨刀石”

广西新闻网记者 张若凡

苦读5年医科大学,到农村去行医,有没有前途?这恐怕是很多医学生共同的疑问。几位曾经的农村医生,如今的医学专家、卫生官员,他们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成功,用自己的经验给即将走上行医路的医学生指路。

基层是最好的“磨刀石”

人物:刘唐威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1967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

1969年10月,刘唐威响应政府号召,随身带着父亲送的医学用书,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公社上朝卫生点报到。

“听说我是南宁来的大学生,村里的人有病痛总找到我。”刘唐威说,在缺医少药的环境里,他自学了针灸和识别草药,一根针、一把草,居然能治好不少小伤病痛。

有一次,村里一位产妇临产,一时送不到公社卫生院,情况危在旦夕。自己不是妇科医生,怎么办?刘唐威当机立断,对着书本处理,小生命得以顺利降生,产妇转危为安。事后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刘唐威成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多面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全科医生”。

尽管在边远的农村工作,为了扩充知识,刘唐威坚持订阅4份医学杂志。有一次为了买山东医学院的新版《心电图学》,他请假乘汽车转火车,到柳州购买,这使他成为当时全县第一个会运用心电图机的医生。1976年河池地区冠心病普查,地区卫生局指名抽调刘唐威去做心电图。他的第一篇心血管论著《河池地区冠心病的调查报告》便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1985年刘唐威考上副教授,1993年通过教授评审,2002年成为广西第一个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应该说有两点我走对了。”刘唐威说,一是走了别人不愿走的路,到基层工作,有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在农村行医的时间里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阅读大量医学期刊著作,踏踏实实“磨刀”。

“知道自己不是来享受的”

人物:梁章清

贺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1993年毕业于桂林医学院

1993年,跟现在即将毕业的同学一样,毕业后去哪里是梁章清最为困惑的事情。当时面临三个选择:一是去桂东卫生学校;二是去县人民医院;三是去信都中心卫生院。

梁章清说,当老师不是他的初衷,而几次下乡的机会,让他看到了乡镇卫生院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员稀缺的现状。经过再三思考,他认为物以稀为贵,稀缺将决定他在基层更有价值,于是选择了基层卫生院。

回想当年的信都中心卫生院,住的是瓦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锅碗瓢盆全用上接雨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梁章清清楚自己到基层的目的不是享受,是治病救人,锻炼自己。有了这个信念,再艰苦的条件也就不觉得苦了。

梁章清曾治疗过一位中年妇女,她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由于胃病的折磨,已无法干农活。通过诊查确定该妇女是胃溃疡之后,梁章清当即开药,还帮她垫付了20元药费。后来她的病好了,她丈夫特意挑了一担龙眼到医院看望他。梁章清说,在基层工作11年,自己没有收过病人一个红包,却收获了农民朋友至真至纯至深的感情,这就是基层最为朴实的医患关系。

在基层的锻炼让梁章清迅速成为卫生院的业务骨干,不久便被提拔为卫生院的副院长,很快又提拔为卫生院院长。那年,他还未满29岁。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