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把科技写在八桂大地上
【扶贫笔记:2012年,广西吹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扶贫不能只是打个井、修座桥,更需要探求区域可持续扶贫模式、生态环境效应与长效机制,以及可否在区域推广。如何探索一条有广西特色的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
曾馥平曾有两次机会可以调回去,可每次都留了下来。“作为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扎根扶贫一线,为科技扶贫工作尽绵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0年,曾馥平向所里和环江有关领导建议——建设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议得到各方支持。实验站于2001年筹建,2005年进入国家野外研究台站,2006年又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成为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从事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国家站和科学院重点站。
在这个研究站里,既有水库、水田、旱地、草地、果园、森林等生态系统,又有不同退化程度的石漠、半石漠生态系统以及多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如今,曾馥平带来了一群年轻人,观测站里现有9名博士、30多名硕士,都在针对石漠化地区的不同地貌,研究着最合适当地生态环境的改良方法。
在前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路上,田边一块醒目的路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学文化,用科技,要勤劳,巧致富。”
“这种黄花梨,不锄树下草,果子长得好。周边不种松,否则长小虫。”在竖起这块路牌的川山镇古宾村平川果场,每隔一段时间,曾馥平就带着技术员给村民们输送科技知识。2003年以前,村民们种的是苍溪雪梨,可种了五六年却结果很少,还卖不起价钱。曾馥平调研后,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更适合种黄花梨,便先跟村民交朋友,用帮扶带头人的模式,在苍溪雪梨树上实施高位嫁接,嫁接300多亩黄花梨。2011年,全场人均纯收入4390元。
在大石山区搞扶贫开发,是一条艰辛而又光明的道路。这一路上,还需要更多曾馥平这样的铺路石,牺牲小我,无私奉献。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 [1] [2] [3] [4]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