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曾馥平:俯首甘当铺路石 探索山区扶贫路

探路:肯福模式获联合国首肯

【扶贫笔记: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怎么办?搬出去!】

“我们脚下就是坚实的大地。”1994年,初来乍到的曾馥平开始摸索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广西大石山区扶贫的路子。

当时,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决定在环江建立第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大规模移民寻找决策依据和发展模式。这也是曾馥平到环江后接手的第一项工作。

“大家搬出去吧,外面的生活更好。”进山的道路九拐十八弯,可山里的老乡脾气却像路旁的竹子一样又倔又直。淳朴的毛南族百姓把窗户压开一条小缝,瞅动物似地看着曾馥平他们几个。等了1个多小时,除了两个村干部外就没人来开会,曾馥平气得甩手就走。

可工作还得开展,回到驻地,曾馥平打听到,毛南族群众其实很热情淳朴,尤其喜欢饮酒。可能喝酒能交上朋友?

“老乡,我们出来聊聊天。”第二天,曾馥平又来了。

这回他们带来了好酒好菜,从不喝酒的曾馥平开了戒。第一天,曾馥平醉了;第二天,来聊天的老乡们多了;第三天,大家能敞开心扉说话了……就这样,在大山深处,曾馥平待了一个多月。慢慢地,山里的乡亲打开了心扉,接受了外来干部传播的新观念。

“跟着曾老乡,能吃饱饭。”山里的老乡说。

1996年9月3日,来自该县上南、下南、木论、龙岩等4个贫困大石山区的97户513名移民搬进了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远的三乐村肯福示范区。移民们有着背井离乡的苦。“我老公说,搬出去就离婚。可我们已经过了40年的苦日子,不想让孩子再受苦了。”刘金玉现在50多岁了,这个坚强的少数民族妇女,当时就因为曾馥平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相信党,相信政府,我们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她作出了让家里人吃惊的决定,跟丈夫离婚,带着不到10岁的孩子,从龙岩乡搬了出来。为了刘金玉一家的生计,曾馥平没少出主意,急的时候还会“骂”上几句。曾馥平知道乡亲们故土难离,所以每次到肯福,他都会一家一户地找人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近100户人,每家的户主我都叫得出名字。”

移民们更渴望追求幸福。移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商品经济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当时,有些移民区出现了新的生态退化,使当地再度陷入环境恶化与贫穷,移民也纷纷回迁。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曾馥平和同事们大胆提出“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模式:专门组建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实践证明,路子走对了。不到两年时间,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元,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如今,示范区内的移民没有1户回迁,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0元,远远高于环江、河池市的平均水平。

曾馥平和同事们探索的扶贫模式,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

至今,环江已成功接收外地移民8万多人,广西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模式与大别山之路、太行山之路被科技部并列为我国科技扶贫的典型范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