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刘琴 通讯员 梁成甫
“一笔一划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天等县各中小学,专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做”的校风校训、名言警句遍布校园每个角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到位,使该县连获“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 “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德育工作有平台
近年来,天等县多方筹措400多万元资金,建设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3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并依托乡镇宣传文化站创建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还赠送了价值55万元的“绿色电脑”及一批科教书籍。重点把天等县烈士陵园等3个基地作为全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素质教育基地。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164个,动员组织“五老”和老农民老骨干2024人,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
“每年教师节,孩子们都给我们送上自制的小礼物,我们真的很欣慰。”天等县城关小学教师黄红梅幸福地说。
该县还通过各类宣传教育阵地及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播爱心理念和爱心礼仪。其间,组织在校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接收4名灾区学生到天等就读。
2009年7月,该县组织学生参加全区“祖国发展我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活动,有8篇征文获自治区级奖励。其中,县民族中学陆丽贤同学的作文《我们家三代人的照片》荣获特等奖。同年11月,县民族小学教师苏华英创编的童谣《人人夸我好儿童》荣获全国优秀童谣作品二等奖。
天等县还充分利用清明、端午等各种节庆假日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等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该县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青少年累计逾10万人次。
营造文明育人环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做好他们的管教工作,确保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曾荣获“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天等县关工委副主任劳荣明说。
这些年来,老劳虽身患疾病,但他工作热情不减。初中女生李依艺沉迷网吧,并在网上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知道情况后,劳老立即找到女孩,苦口婆心教育她珍惜宝贵时间,好好读书,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劳老及时与小李的家长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再三督促他们管好学生和孩子。最终,小李戒掉了网瘾,专心学习,并顺利考上了县高。
2008年以来,该县关工委组织32名“五老”网吧监督员深入县城及乡镇开展义务监管活动,教育和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并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各类教育讲座,受教育学生达10万余人次。该县宣传部、文明办还编印2万册《天等县公民文明手册》分发到大学生手中。县团委亦通过开展学雷锋、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活动,把传统美德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李老师真好,既教我孙子知识,又教他待人接物,如今,小孙子变得懂事多了。”天等县民族小学“留守儿童”黄成奥的爷爷感动地说。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农桂合校长说,学校现有学生1535名,其中“留守儿童”674人,占43.9%。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校积极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免费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专门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处”,开设“东姐姐心灵对话”、“师生心语”等栏目。并组织开展“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等主题活动。
目前,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多达3.61万人,占在校生数的52%。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该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部门参与、社会关爱的“四大关爱网络”,同时依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幼儿园等载体,全力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