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山歌如春水 唱响山寨村屯间
——巴马瑶族自治县推行“村民自治”防治艾滋病试点侧记
广西新闻网记者 方慧玲
“打起竹板嗒嗒响,我们上台把歌唱,不唱爱来不唱情,单唱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日开歌会,我们来当宣传员;鼓也敲来锣也响,艾滋病毒靠预防;为了杜绝艾滋病,莫要吸毒和嫖娼……”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拉高村的善屯里,村民黄美丽打开自家的电视机,让记者看“防艾”山歌快板。她告诉记者,村民们都挺爱看这个节目,唱山歌的是几位本地歌王,“这个防艾山歌快板是用我们桂柳话唱的,既亲切又好听。”
原来,这是县政府及县卫生部门专门为农村家庭制作的防艾宣传节目,通过由县里免费安装的机顶盒——“远程教育终端平台”,村民们在家里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
在黄家前厅的墙上,挂着“拉高村善屯防艾自治小组”的成员名单和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写着:村屯家庭防艾知晓率达到90%以上;村屯内无新发艾滋病病人,创建“无艾村屯”,等等。在她家门前不远处,在村民喜欢聚集的榕树下,立着一块约两平方米的防艾知识固定宣传栏,时不时有村民停下来看一看。
“我过去对艾滋病根本不了解,后来村里搞“村民自治”活动,通过听山歌、相互学习、看宣传资料,才知道艾滋病挺可怕的。我们屯有很多男劳力在外打工,我们妇女学习以后,还要告诫各自老公,在外打工时要守本分,洁身自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都健康。”黄美丽和记者聊起家常。
为什么要推行防艾“村民自治”?该县副县长黄雷告诉记者,巴马有着长寿之乡的美誉,近几年外来游客和长住“候鸟人”越来越多,给巴马的防艾工作带来挑战。同时,巴马农村每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如果一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带病返乡,将病毒传给配偶,就可能造成艾滋病在农村扩散。“防治好艾滋病等传染病,我们才能保护好长寿之乡这片净土。”
他说:行内人都知道,防艾的难点在农村。村民居住分散,文化层次较低,推行“村民自治”也许是农村防艾的一个好办法。村民自治,就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防艾村民自治小组,构筑“村委-村民自治小组-联系户”的防艾宣传干预活动网络,由县疾控中心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相互教育、相互提醒、邻里互助、律己律他等方式,把防艾管理日常化、家庭化。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村的妇女们成为一支防艾“娘子军”。每个屯都有一名妇女代表作为副组长,因为村里男劳力大都在外务工,妇女组长要联合村里的留守妇女进行相互教育。妇女作为家庭防艾的主要力量,负责提醒外出的丈夫,教育未成年的孩子。
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巴马瑶族自治县在甲篆乡盘阳河沿岸的百马村、拉高村等6个村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涉及人口1.5万多人,户数4000多户。试点村屯的每个家庭都与县疾控中心签订了一份防艾教育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