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
部分药品为何“越招越贵”?
关系民生的药价向来是热点问题,有细心人发现,部分药品存在“越招越贵”的情况,例如有的药本来卖5元,经过集中招标后,中标价是6元,反而比原来还贵了。
自治区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德成认为,存在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采取集中招标前,许多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渠道各有不同。有的乡镇卫生院直接拿现金到医药批发站去买,会有一些优惠。有些厂家将快到保质期的药品降价促销,也会便宜不少。
这些简单、直接的进货方式确实可能使部分药品价格低廉,但同时也存在风险,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卢德成说,集中招标采购就像是开超市,集团采购的优势很明显。虽然少部分药品可能比“小卖部”要贵,但总体的价格水平还是比招标前要便宜,更重要的是,药品质量有保证。
物价飞涨时唯有药价下降?
药价平均降幅16.81%、节约金额2766万元……这些数据表明,老百姓将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获益。不过,也有人不认同,反而提出疑问:现在物价不断上涨,中药材翻倍涨价的消息也不时见报。近期,媒体还曝光四川一家药企用苹果皮代替板蓝根,以降低成本。原材料都在涨,偏偏药价不涨反降,现实吗?
卢德成告诉记者,这也是许多药企纷纷反映的问题。有人戏称,如果过低地打压药价,结果不是“没药用”就是“药没用”。但是,目前不可能通过药品招标环节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因此就提高中标价,如果价格主管部门调整最高零售价,招标环节再相应调整价格。
卢德成说,此次新一轮招标也考虑到这一问题,因此在制定采购参考价时,兼顾考虑价格虚高和虚低的情况,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企业一个合理的价格空间。中标药品质量有保障,药品剩余有效期必须占药品有效期的三分之二以上,生产企业具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出具的信誉良好、近3年来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
上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