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专业培训与市场化
作为工业后发展地区,钦州市怎样培养能够为己所用的劳务大军,转变劳动力资源流失现状,改善招工难、用工紧问题?
让软环境“硬”起来,正成为钦州引导本地劳动力进入工业园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钦州市河东工业园区已将公交车开进了工业园,还定期举办电影会、广场舞会等园区文化娱乐活动。“经过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目前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前来应聘,这说明在工资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软环境已经成为吸引劳动力的重要条件。”钦州市河东工业园管委会一领导说,将在园区里设置网吧、超市、金融、邮政服务网点等公共配套设施,让劳动力进得来留得住。
“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用工市场平台,扩大招工信息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这是钦州市人力资源调研组得出的结论。
3月24日,钦州市成立了校企合作促进会。这是钦州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开始。钦州现有的22所培训机构中,在校生5万多人,开设有数控、机电、会计、环境保护与监测海洋等50多个专业,这些培训机构毕业的学生,都是拥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才。
该市力图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建立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制度,切实引导毕业生首先选择在本地企业实习和就业,缓解企业缺工问题,有效充实石化、造纸、电子、粮油、能源、冶金、现代物流等临海港口工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今年初,钦州市河东工业园区管委会首次与河池市人力资源市场搭线,利用两市劳动力资源缓解招工难现象。钦州市政府一领导告诉记者,该市的人力资源触角将扩展到贵州、四川、湖南等省,让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向沿海地区集聚。
有关人士还有更“前位”的建议:钦州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北部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集散地,建立企业用工“超市”,让务工者与企业之间的选择性更大,让更多的企业主进入“超市”自行选择,改变企业主目前招工中的依赖和被动的状况。
上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