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继川 本报通讯员 牙 刚
汉尧的六画山鸡、五福的龙滩珍珠李,当明的大果山楂……这些曾在天峨县农村很不起眼的农产品,经过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精心培育,近年来成为了当地响当当的支柱产业,山鸡变为“金凤凰”,野果成了“香馞馞”。今年,这三大产品先后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支柱产业,再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天峨县的特色产业在一次次嬗变中实现了质的飞跃。”12月初,天峨县委书记苏志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位于桂西北边远山区的天峨县,由于与贵州交界,常被人称为广西“省尾”。龙滩水电站建设前的上世纪末,全县财政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经济发展十分滞后。但天峨生态保护良好,拥有高达86%的森林覆盖率,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天峨县依托龙滩水电站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以来,该县将龙滩水电站建成发电所集聚的财力,优先发展交通,先后投资26亿元修建公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同时,该县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对特色农业项目开发予以扶持,全县先后投入特色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的资金达600多万元。目前,全县种植特色水果16.8万亩,成为我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天峨龙滩珍珠李、天峨大果山楂分别从几年前的几百亩迅速发展到3万亩和两万亩;六画山鸡饲养量从几万羽发展到现在的160万羽,特色农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八腊瑶族乡麻洞村汉尧屯,无疑是该县狠抓特色农业生产最大的受益者。汉尧屯是个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山村,2001年,以村民吕昌发为首的几位村民看到市场上“野味”很吃香,于是决心发展本地六画山鸡,并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六画山鸡养殖场。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村民们养殖山鸡获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附近村民逐渐养起了山鸡,但养殖规模一直小打小闹,不成气候。2007年,该县在开发特色农业时,发现这一农民首创的意识极富市场潜力,便因势利导把饲养六画山鸡作为一个特色产业来打造,大力推广规模化养殖。到目前,全县山鸡养殖达160万羽,产值超过1亿元。
如果说天峨六画山鸡、龙滩珍珠李、天峨大果山楂从小打小闹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是天峨特色农业一次飞跃的话,那么申请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则是实现品牌战略突破的一次跨越。
为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2009年以来,天峨县针对农产品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不规范、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和效益不明显等情况,加大培训力度,规范生产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并着手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仅山鸡养殖,自2009年以来全县就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对全县100个山鸡专业养殖户的养殖场舍进行改扩建,推行标准化生产,避免人禽共住,畜禽及多种家禽混养。同时对卫生、防疫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都作了严格规范,确保产品质量且保持地方特色。全县建立地理标志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通过基地带动面上生产发展,制订地方生产技术规程8个,建立宣传专栏18个,农药专柜12个,化肥专柜15个,发放宣传资料两万多份,举办培训班298期,培训1.8万人次。
六排镇仁顶村三脚屯村民杨芳毅,是该县第一批尝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养殖山鸡甜头的农户。今年年初,杨芳毅和村民们参加畜牧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后,投资两万多元新建一个500多平方米山鸡养殖场舍,扩大养殖规模,并按照技术规范养殖山鸡。“养出的山鸡不论外观还是品质,都得到明显改善,每只山鸡的售价比过去高出10到20元。”杨芳毅介绍说,今年以来,他出售商品鸡、鸡苗达1.5万多羽,纯收入3.8万元,年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
而在龙滩珍珠李的发源地八腊乡五福村常里屯,当年村民们无心栽培的野果,如今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全屯40户种植龙滩珍珠李100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户均增收8000多元。自2006年来,该果品最早发现者、村民崔德军已连续4年实现年收入15万元。2007年,崔德军用卖野果挣来的钱建起了一栋三层的“水果楼”。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像崔德军一样靠卖水果建起的楼房就有300多栋。
“农业部专家到天峨现场核查,最后,24位专家在北京一致举手通过。”提到第一次出手就拿到3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天峨县县长韦桂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他介绍,目前天峨县已经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化种养,使之形成地域整体优势,让农民在规模化和品牌化扶持下,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值效益,这将是全县“十二五”一项重要工作。天峨的特色农业正向品牌农业大步跨越!
短 评:品牌需要倾力扶持
全区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但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为数不多。天峨县的经验告诉我们,把特色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进而培植其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需要当地党委和政府独具慧眼、精心组织、真心投入和倾力扶持。
获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
有人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地方经济发展快车,也有人说地理标志是名特优产品的“保护伞”,更有人说,这是埋在土里的“黄金”。但无论如何,从特色产业到支柱产业然后培植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这个嬗变的过程,其实也是抓好农民增收的过程。很多地方抓特色产业时,苦于找不到切入点,殊不知这个点就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特色之中,“黄金”就埋在脚下。从纷繁的所谓的特色中善于发现,善于呵护和扶持,这个过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别的传统产业和生产方式带来一定冲击。但应该认识到,做好品牌,无疑是给这些特色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持续发展空间,给农民增收带来更大希望,也给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