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让古老乐器焕发新生
“这是什么琴?声音真好听!”在宝钢舞台看过天琴演奏的游客都对这古老的乐器感到好奇。不光是声音优美,天琴演奏的表演形式也非常独特,充满想象力:一群身穿黑衣的壮族女子微微俯身,将一串铃铛系在脚上,脚踝轻轻晃动,响起清脆的铃声,同时手上拨动天琴的琴弦,嘴里唱出美妙的歌曲。难怪天琴演奏被誉为“天、地、人”的完美结合。
这些壮族女子的老师是一位名叫韩醒的弹拨乐教师。他告诉记者,天琴是古代壮族巫师在作法时弹唱用的一种法器,壮语叫做“鼎叮”。清朝光绪九年修撰的《宁明州志》有这样的记载:“女巫,俗名魓婆……以交鬼神为名,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文中之“鼎”即是天琴。然而,古书中记载的天琴却不是今天的模样。最早的天琴琴头和琴杆分为三节,只有两根琴弦,音域范围不够广,难以适应现代的舞台表演。2003年,韩醒与广西著名音乐人范西姆、梁绍武、农峰一道去龙州进行天琴的挖掘整理工作,对天琴的结构和演奏技巧进行了改良。
改良后的天琴从两根弦变为了三根弦,琴杆由三节改为一节贯通,音域扩展到四个八度,从只能弹唱一声部变成了在一、二、三声部间游刃有余,由此打造出来的“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和“天琴娃娃组合”一路弹唱,走出广西,唱响全国。
上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