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莫艳萍
8月2日上午10时,上海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外,气温已过35摄氏度。
这天开始的广西周恰遇上海今年最高温的时节,行人在室外行走,仿佛身处炉中,被炭火炙烤。
炙热的阳光下,54个肌肉结实、皮肤黝黑汉子,身着黑红两色民族服饰,或击鼓、敲锣,或击钹,舞得神采飞扬。
虽然早已汗流浃背,但见手起槌落,17面大鼓咚咚作响,激越张扬,引得来参加广西活动周开幕式的各方嘉宾纷纷按动快门。
这支“得意高调”的鼓队就是响当当的马山壮族会鼓队,他们敲打的正是有名的“振世之鼓”。
马山县壮族会鼓,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与马山三声部民歌、扁担舞一起被誉为“马山三宝”。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马山会鼓表演已成了当地佳节庆典必不可少的节目,每个屯都有一至两面鼓,多的有十几面,据说生有男孩的家庭基本都要做一面鼓,整个马山县的鼓大大小小估计不少于600面。
会鼓制作一般要花1个月时间,鼓壳选用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且粗大的樟、榕、枫等原木,锯成长约1.5米的木段,再挖成空心。鼓面选用纯正的牛皮鼓,用竹篾、铁丝从四周拉紧后晒干而成。鼓的声音洪亮、浑圆、厚重。
很多鼓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带来上海世博会表演的这17面鼓就很有历史。最大的“鼓王”有450岁,重500多斤,用樟木和两张黄牛皮制成;最小的鼓也有5岁、100多斤。
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震动四面八方。会鼓套具除了主角鼓,还有配角锣和钹,声音十分清脆。
下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