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儿子逛书店,儿子看中一套图文解说的百科书,要了六本花了百多元。回家时,先生听说这书花了百多元,忍不住感慨起来:我这么大的时候,买本一角钱的书也得问爷爷许久,你可真幸福呀。
“一毛钱一本书?那么便宜呀?我这一本书差不多20块。”儿子漫不经心地回答。但先生的话,却让我回到了读书的年代。相对来说,那时候我们的文化生活是苍白的,图书也馈乏,看书难,买书难,买到本好书更难。
我读小学时,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是没有这种铜版纸的精装书的。别说铜版纸,甚至彩色的书也没有。像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只能看得到公仔书。公仔书上面是一幅黑白的插图,下面是简单的文字,能够有这样一本书,足以令我们激动不已。
我们那个村有个书店,书店不大,但诱惑却挺大的。那些好看的公仔书就放在玻璃柜台后面,对我们发出诱人的信号,我们要买或是问价的话,要央店员几次她才拿出来让我们翻翻。我买的第一本公仔书,是三角七分钱,那时候父母每天给我五分钱作零花用,五分钱可以买一包瓜子或是一个大饼,可为了那本书,我抵住了食物的诱惑,攒了一个多星期,才将书买到手。
拿回家自然当珍宝一样向周围的伙伴炫耀,而周围与我一样大的孩子,手头都或多或少有几本书,大家会彼此交换来看。久了,这种交换就催生了摆公仔书这种“生意”。不知是谁先出的主意,拿公仔书到圩场摆摊挣钱,然后圩场里就有了几个摆摊的小人,其中我们也有一摊。那时我们已有三四十本书了。星期天,如果恰逢圩日,我与弟弟就用一个纸盒装上公仔书来到圩场上。我们将一张油纸铺在地上,然后把公仔书一本一本地摆上。通常别人来看一本书两分钱,如果是厚些的就三分钱。
由于看一本公仔书的成本要低过买一本书,所以常引得许多小朋友来看。从早上九点多,我与弟弟就坐在那里轮流着守到下午,一天下来,会得到三四毛钱的收入。得了这些钱后,我们会将一小部份拿来买零食,大部份拿去买书,这样下一次圩日时,我们的书摊又多了新书,自然的又能多挣几几分钱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生活真不如现在丰富,我记得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了高中,能接触的书都很少。高二的时候,班上有个家在县城的女生,拿来了一本书,是席慕蓉的《七里香》,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课本以外的诗歌,至今仍记得那个封面,是一片草地,那么的绿,充满诗意,让人憧憬。“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那一首首美丽的诗,让我们步入了另一个丰富的世界。那本书,在我们班女生之中流转了一个多月,差不多所有的女生都花上了一天或是两天的时间来抄。我也买了一个绿色封面的漂亮笔记本,将所有的诗都抄了下来,那时候接触的诗歌是那样的少,她的诗对我们的冲击又是那样的大,从此,班上好些女生喜欢上了写诗。我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热爱文字的。
得知三毛是在她逝去的消息传来后,从此我也爱上了三毛的书,但当时书店并没有三毛完整的书卖,于是我就一本一本地寻找。先是在小城的一个书店里找了几本,然后在南宁读大学时又一本一本地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找够了这套书,一共是十四本。当时想要买全一套书真的要费这样的心思。
如今,时代变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繁荣,街上书店与报刊亭到处林立,什么书都有卖了。而且如今的书,不仅内容丰富,插图也美观。我们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身边买不到的,网上也有卖,再也不必象从前花一年多的时间来集够一套书。这是从前我想也想不到的。是的,二十多年前,当我拽着汗津津的三毛七分钱买下生平第一本公仔书时,是断然想不到二十多年后,我们的生活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也想不到,我们的生活真会象书中描述的这般美好。
儿子自然是不懂得我们所经历的那些书事。这些往事对于他,无异于遥远的故事。确实,那种手抄诗集的年代,那种为了一本书而找遍全城书店的时代,已成为了过去。当时那看似苍白贫乏的一切,如今成了回忆中的温柔符号,让我们对这一时代的伟大变迁,充满了感激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