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位农民60年的“土地记忆”——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有感
近日,看到《一位农民60年的“土地记忆”——从农民日记看农村变迁》这篇文章,脑海中,画面顺着历史的轨迹切换,心中颇有感慨。
文章通过对陕西一位普通农民侯永禄60多年日记的翻看,回忆往事,仿佛踩着农村前行的脚印,看到了土改、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等不同时期农村的兴衰变化,深刻感受到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顺应亿万农民的选择,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则农村兴,百业举,人心顺。
60年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迁,每一次沧桑变化,都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早已证明,处于整个经济社会价值链最前端的农民、农村、农业角色,始终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农民每个负担的解除,农村每项新制度的改革,农业每个新模式的盛行,都是其它行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
通过作者对侯永禄日记细腻的感同身受,我的思绪回到了21世纪这些年来大江南北农村的崭新画面,镜头拉近到了身涉的南国农村。
我们身边的农村,已经免除了农业税,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在完善之中,教育、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善,如今以世界经济萧条为契机推出的以“家电下乡”为代表的政策,财政直接补贴农民……农村改革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变。
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的勤劳智慧得到了持续发挥,基础农产品经济化、经济作物商品化等思想意识已经在广大农民中普遍潜伏、扎根。星星点点的大面积种植庄园、大规模养殖农场生产出了越来越丰富的初级产品;越来越庞大的农村经纪人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大提高着农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最直接地推动着农村相关行业朝科学化方向发展……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科学武装农民,如今对农村生产力的概括,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农业,而应该是具有更加丰富内涵的“农村经济”了。
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的发展必将推动、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发展。从根本上而言,现代农村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村商品经济化程度加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制度化的实现、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推行,要求效率的提高、配套服务的完善,同时也要求群众意识的提高。
作为执法监管部门,我们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农村生产力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工商系统承担着支持、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有广阔的农村市场,农村日益发展的种养经济,日益繁荣的商业,日益便利的物流运输,甚至是开始生根发芽的现代医疗、保险业,无不需要我们的大力宣传、规范管理和推动培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在我们的农村工作中贯穿始终的目的。我们只有不断审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实现工作理念向服务型工商方向调整,持续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农村发展的执法监管模式,以“四个统一”、“五到机制”(责任到岗、巡查到点、监管到位、程序到底、督查到人)等更高标准衡量自身的工作来保证更高的服务水平,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又回到作者的深刻感受:“顺应亿万农民的选择……农村兴,百业举,人心顺”,如今的农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祖辈们守着的自给自足的土地种养已经不是单一的发展选择,更高的生活品质、更多样化、分工化的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了农村人的共同追求,是全国人民人心所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各自岗位中完成本职工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祖国下一次大庆再次谱写属于工商人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