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当禾种,牛当人养”,5月1日,笔者到忻城县思练镇厂上村采访时,被一个名叫龙利民的人给重重地“雷”到了。这个憨厚的农民,不但把家里的几亩庄稼地全部拿来种了牧草,还把祖上留下的两间瓦房腾给牛马居住,风风火火地奔上了科学种养的“钱途”。
“一亩牧草每年能够养两头良种牛,纯收入8000元左右,比种粮食利润高出1倍多!”龙利民一边喂牛一边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明白账。按这样计算,他家的三亩牧草,年可带来好几万元的收入。
龙利民从去年就开始养肥牛,但由于当时没有选好牛种,牛长膘不快,家里的8头水牛养了大半年仅赚到1万多元。
养牛和打工的收入差不多,还不如出去打工潇洒,龙利民开始有点厌倦种养了。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里的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来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养,龙利民把他们请到家里给自己出谋划策。
“你的牛种过于老化,牛棚过于潮湿。要换养古巴良种牛或杂交牛,并坚持用优质牧草和豆饼喂养,保持牛房的干燥……”农技人员现场给出金点子,龙利民拿起笔头认真记。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龙利民在春节前把三亩玉米地改种了优质牧草。今年2月,又以每头4000元的均价买入七头良种牛和一匹良种马,用牧草、玉米和黄豆来育肥,并把两间原本装谷物的祖房腾出来给牛居住。现在,这批牛马一天消耗的玉米黄豆和牧草需要80公斤左右,“生活费”比龙利民全家人还高。由于吃好住好基因好,龙利民的牛马长膘很快。现在,已有牛贩子想出4万元的价格购买这批牛马。
虽然算起来会有8000元进荷包,但龙利民仍不舍得把牛卖出去。原因是冬天的牛价会更“牛”,他要把牛养到农历12月再卖。“到那时,三四万元进荷包都是小意思了!”他踌躇满志地说。
地处大石山区的忻城县从“山多地少、石漠化严重”的县情出发,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同退耕还林还草和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共种植牧草7.5万亩,科学养肥牛2.4万头,年总收入达0.7亿元。截至目前,该县已举办科学养肥牛培训班5期,派出科技人员下乡指导226人次,1000多名像龙利民这样的新型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依靠种草养牛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