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温总理的“融冰之旅”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说,安倍首相去年十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我希望我四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确实如此,安倍上任不用一星期,即实现了到中国访问的“破冰之旅”;但是,这块坚冰只是破开一条裂痕而已,并非开始融化。破冰与融冰是什么关系?中日关系的冰点在哪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之冰能否融化? 我们拭目以待……

  ★中日关系的冰点在哪儿?

  “融冰”先需知“冰”在何处,显然不在两国经济关系方面,而集中表现在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和国民感情所处的冰冷状态。近年来导致中日政治关系冰冻的“政治寒流”主要来自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蔓延和发展。[详细内容]

  ◆中日首脑互访为何中断5年

  日本前首相小泉2001年上台后,坚持年年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临下台之际又于“8·15”这个敏感日子进行了第六次参拜。小泉的一意孤行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导致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不断恶化。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详细内容]

  ◆中日政治关系一度冷淡的九大症结

  近年来,尽管中方竭力谋求改善中日关系,日方也有所表示,但中日政治关系却日趋冷淡。“政冷经热”成为2004年中日关系的关键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详细内容]

  ★是什么妨碍我们认识日本?

  为什么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始终流于肤浅并充满误区?一方面,这是国家整体研究教育水平的体现,不但体现在对日本的研究了解水平上,同样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研究上。另一方面,不能不说的是,中国对日本缺少一种平常之心……[详细内容]

  ◆我们对日本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

  尽管近年中日关系渐趋微妙,有关日本题材,不但总是媒体热点,而且相关的书不断出版,但中国人了解的日本与真实的日本,其间的距离不但没有被缩小,事实上相反,很多时候,阅读日本只是在强化固有的想象。[详细内容]

  ◆中日关系的战略思考

  我们不能因为日本少数右派政治家的不当言行而否定整个日本民族。我们也不应因为某一届日本政府推行了错误的对华政策而与全体日本人民交恶。我们在分析日本人中国观的误区时也要检讨自己的日本观是否也存在着误区。我们应当承认在对日研究上还存在着许多盲点,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僵化思维和意识形态化的倾向。[详细内容]

   ★为何要换个角度看日本?

  透过不同镜头、透过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也许都是真相,但又未必是真相全部,放在中日关系的话题上,这一道理体现颇为明显。有的是“管中窥豹”,有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要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层次,可能更需要智慧和勇气。[详细内容]

  ◆日本人为何遗忘历史?

  “与其说日本的年青一代持有错误的历史观,不如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历史观,根本就不知道历史。”来自日本的“亚洲记者组织”的野中章弘说。野中章弘曾经在东京大学讲课。对学生贫乏的历史知识,他感到“非常非常吃惊”,“30个学生只有3个能大概说出朝鲜半岛为何分裂”。[详细内容]

  ◆右翼政客为什么能上台?

  “正因为日本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历史的无知,政治人物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一个不愿透露姓名记者说,“尤其是当年轻人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中韩的反日行动时,右翼的挑拨就变得轻而易举。”[详细内容]

  ◆我们应该还原历史的真实

  戴季陶在《日本论》中说:“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几百次。”我们也不妨拿手术刀向日本身上“砍”去,仔细精致地做几个切片。解剖他们,也更深地理解我们自己。[详细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