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灵山县武利镇的一名女童被囚20多天后,从一座废弃养殖场的地下窑洞内逃出,嫌犯试图将女童拉回养殖场,幸好60多岁的劳高智路过,出手救下女童。近日记者从中国好人榜11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塈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获悉,劳高智荣登11月中国好人榜。
图为学校组织学校纪委成员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校方供图 图为教师李香勇漫画作品《贪腐三要素:专权、金钱、美色》。校方供图
编前语:为在全区营造人人关注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总结推广广西一些地方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机制、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弘扬新风、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西新闻网记者近日深入南宁、柳州、桂林、贺州、梧州等市县乡镇,就当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凡人善举、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团队等先进事迹进行实地采访。从9月2...
编前语:为在全区营造人人关注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总结推广广西一些地方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机制、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弘扬新风、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西新闻网记者近日深入南宁、柳州、桂林、贺州、梧州等市县乡镇,就当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凡人善举、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团队等先进事迹进行实地采访。从9月2...
编前语:为在全区营造人人关注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总结推广广西一些地方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机制、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弘扬新风、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西新闻网记者近日深入南宁、柳州、桂林、贺州、梧州等市县乡镇,就当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凡人善举、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团队等先进事迹进行实地采访。从9月2...
“我尽量严格管“我的言行,争取在对外窗口中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因为我是团队的一员,在外国人提问我的时候,我就代表了广西所有基层民警。”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阐述对外事警察的理解。
“看,这就是最早种植的那一片砂糖桔,当年只有90多亩,现在是6000多亩。”7月19日,在阳朔县高田镇蒙村村委,党总支部书记陆家奉笑着说。他14年坚持追梦,带领村民把蒙村建设成了富裕新家园。
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的学生们正在观看微电影。广西新闻网记者 许乾雷 摄 天桃实验学校天桃微电影拍摄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许乾雷 摄
让心灵与山水同美 ——桂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纪实 覃 澍 周文俊 3月11日晚,央视演播大厅。当来自广西桂林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的乡村医生谢序忠、谢本合父子接过“最美乡村医生”的奖杯时,台下掌声雷动。
。“调子是熟悉的刘三姐、上乡调,歌曲是纯正的壮语发音,内容则是最近的新人新事,特别接地气,听起来很亲切。”临江村村民李天博高兴地说。
苗族上门女婿杨进美演绎的“好儿子”故事。 苗族上门女婿杨进美演绎的“好儿子”故事。
3月27日中午12时30分许,30岁的徐先生和朋友一起到柳州市文昌路天厨羊肉馆吃饭,离开时,他将装有近3万元的皮包遗留在餐厅,幸好羊肉馆员工帮他把皮包收好。
3月28日下午5时许,一位老者骑着电动车,将一个蓝色手提袋送到了柳州市公安局公园派出所。老人告诉民警,这个手提袋是他刚刚捡得的,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大笔现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杨子健通讯员 王华成 在全州县白宝乡北山小学,每天一大早,一位独臂中年人一到校园就开始打扫卫生。傍晚放学,他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又在办公室改完作业才离开学校,20多年如一日。他就是年近50岁的唐广芳,在平凡讲台上站立了28年的一位小学老师。
一位公交司机在突发疾病的危险时刻,用尽生命中最后一口气,保障了车辆的平稳驾驶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伟立通讯员 李 佳 “我爸对我像亲生儿子一样,就像他对姐姐那样好。”3月7日,16岁的小剑提起温武玖这位父亲,眼里充满感激。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 怡通讯员 何少凤 3月6日,吴以富又要到吴业强家去。这两人同住在兴业县城隍镇平巷村,同姓,同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村里人都说,别看他俩没有血缘关系,却像亲兄弟一样。
木格,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木格人。在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如今只要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都翘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他,就是为基层乡土文化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活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的基层文艺领头雁——甘忠。
林朝沃原是天峨县实验小学教师,他爱好广泛,读书看报、编唱山歌、吟诗作对,习书法、打门球、下象棋样样喜欢。1990年退休后,他参加了县老体协活动,主动承办宣传墙报,前后做了10年。
邓乃清,钦州灵山县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党员,曾是灵城镇某单位干部。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灵山大地,把温暖的春风送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他工作之年到粪池里为他人捞手表、洪水中冒着九死一生转移群众的故事耳熟能详;他退休后退而不休,热心修剪花草、义务宣传、关心教育下一代等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