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宅”死家中引热议 谁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近日,湖北十堰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死在家中。该男子名叫王小林,是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

  当然,大学生“宅”死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例和偶然因素,但必须看到,这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更是教育和社会的悲哀。与之相佐证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独立自强?[详细]

  大学生“宅”死家中,到底是谁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为何发生大学生“宅”死家中的悲剧
反思:如何杜绝悲剧发生

大学生“宅”死家中折射三大缺失

  大学生“宅”死家中,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社会的悲哀,折射“家庭教育缺乏独立意识培养、学校教育缺乏人格意识塑造、社会管理缺乏心理危机干预”三大缺失。早日修复教育和社会的缺失,让每一个公民心智成熟,独立坚强,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这既是对生命的呵护,更是对未来的负责。[详细]

大学生“宅”家饿死,谁该觉醒?

  宅族也好,啃老族也罢,该到醒醒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就业压力大而一直“宅”在家中,年轻人更应该面对现实,勇于挑战,勤劳吃苦、自食其力。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更应该从王小林和近几年来大学生因成绩和就业等问题而死,得到深刻警示,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当前要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坦然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和未来。[详细]

大学毕业生饿死扯不上“读书无用论”

  我们不能以王小林之死等极端案例来误导公众“读书无用”。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俯下身来学以致用灵活就业,就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不一定大富大贵,至少说小日子能混得过去。[详细]

没有挫折教育,每个大学生都可能“宅”死

  其实,真正要改变这些,需要彻底地改变考核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不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考核办法,不为“分数教育”推波助澜,学校老师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给学生真正成长的空间。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又何其困难![详细]

大学生“宅死”家中内因在大学生自己身上

  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因在大学生自己的身上。“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S.H.E的《不想长大》就像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承认,就业压力的确很大。不过,把全部责任推给学生也是不公平的。造成年轻人“啃老”的外因之一,在他们父母身上。父母舍不得断奶,看不得孩子吃苦受挫,只当这20多岁的成年人还是当年柔弱的幼子。[详细]

“宅”死的大学生是一本反面教材

  “啃老族”的与日俱增并迅速扩大,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化成“社会问题”。虽然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但相关部门应该树立“早重视、早解套、早受益”的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的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但愿这名被“宅”死的大学生“编写”的反面教材能够在教育和激励年轻一代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力更生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然,他的死真的没有任何意义。[详细]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广告 | 意见建议 | 版权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信息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08302 ICP证 桂B2-20040022 故障电话:0771-5690008-8325
广西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