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头条评论 > 正文

“营销陷阱”频发,运营商“套路”亟待整治

2024年08月15日 20:49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吴文锦 编辑:季书弘 邓色迎

近年来,通信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套餐推销电话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利用消费者信任进行欺诈的行为。此类事件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消费信心。(8月15日 新华每日电讯)

通信运营商作为服务提供者,本应承担起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的责任。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运营商为了追求业务量,对代理渠道的管理松懈,导致营销电话泛滥成灾。更有甚者,一些运营商在与第三方合作时,未对合作方进行充分审查,也未签订严格的信息保密协议,为个人信息泄露埋下了隐患。这种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无疑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背弃。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追问:为何运营商会频频骚扰用户?为何不能“安安静静”地卖手机卖套餐?究其根源,在于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提升业务量,不断向渠道商传递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一些渠道商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外呼系统“主动出击”,甚至不惜使用欺诈手段来推销套餐。“求快求量”的经营模式,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供给源头发力,提升服务质量。首先,有关部门应与时俱进,健全完善法规体系,就资费标准、服务质量、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定。同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措施进行有效监管,探索建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通信企业和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相关电信服务提供商应强化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监管能力,及早发现并阻断利用人工智能呼出骚扰电话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虚拟号段资源使用用户加强资质审查,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运营商必须反思自身的经营模式,考虑更多元的服务供给模式,而不是一味追求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营销陷阱频发的事件提醒我们,通信运营商必须守土有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行业的长远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