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桂声漫评|百只崖沙燕转危为安,敬畏自然的礼赞

图片作者:陆瑶

“小小的巢穴之上,开来了大大的挖掘机,这里正在进行河道治理和防洪疏浚工程,崖沙燕的家园危在旦夕。”在《挖掘机下的7小时,百只小燕子脱险记》这篇报道中,这一段描写真让人捏一把汗。

没想到,百只崖沙燕的危局迅速反转,早上九点挖掘机开到崖底,下午四点施工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鸟友代表在烈日下取得共识——停止施工,并研究长久保护崖沙燕的措施。上百只圆脑袋小燕子转危为安,仅仅用了七个小时。在这一场教科书级别的保护行动里,难得的是包括施工方和职能部门在内的涉事各方,迅速形成的默契——一切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先,所有的考量都为生态环境保护让步。

涉及的工程是永定河道治理和防洪疏浚,这上百只崖沙燕之所以在崖壁上栖息,是经过自然选择,“认可”了河岸边的环境,“认定”了这里的地形地貌,择巢而居。如果任挖掘机一铲子下去,不仅上百只崖沙燕无家可归,永定河河道的自然原貌也被破坏殆尽,所有附着之上的历史和地理价值荡然无存。

好在职能部门反应迅速,在通力协作的内部舆情“接诉即办”的处理机制之下,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且做出符合鸟友和动物保护组织诉求的科学决策。相关工程为崖沙燕的繁殖期延期,这种为生命让步的妥协,充分体现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的社会共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次保护行动,更像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理念指引下,职能部门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大的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在分秒必争的工程建设之中,追求效益不再是唯一标准,注重生态平衡、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我们能否建设出更好的城市河道,而不是缺乏生机的普通河道景观。”诚如报道中提到的一样,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必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考验着各地方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林双)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