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算透三笔账 移风易俗好

利桑

据《广西日报》报道,百色市引导各村(社区)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制度,明确红白喜事餐标、桌数、人数、礼金、天数等上限,成立移风易俗劝导队和普法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移风易俗,需要一步一步科学推进。像百色市“一约四会”的做法,就很注意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恪守权力运行边界,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治,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不是这样。例如,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不少省份屡次出现“强行平坟”的事件;而在广西,也有过某市禁止群众在中元节焚烧香蜡、纸钱等祭祀品的简单粗暴之举。

因此,给移风易俗算算账很有必要。算透三笔账,群众就会更加支持配合移风易俗,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就能更加善于开展这项工作。

一是经济账。新闻中有个例子,百色隆林一社区居民在家人去世后,原计划要大摆宴席,经过红白理事会的劝导,只摆了15桌,原计划宰杀12头牛减少到3头,省下10万元。而最近还有一则新闻,说的是玉林北流印发《关于实施乡村(社区)“红白事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的工作方案》,其中提到,“丧事办理不得超过3天;席面规模不超过10桌(每桌按10人计)”。可见,“新风”之前,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带来的开支何其巨大,而“新风”将让群众大为减轻负担。

二是人情账。当人们调侃结婚请柬是“红色罚款单”的时候,除了体现对支出一笔钱的无奈之外,还透出“只能硬着头皮赴宴”的压力。本来的“礼轻情义重”,在不少地方已变成“礼重情义轻”。甚至,攀比之风造成礼金一路走高,“人情债”反过来又促使请酒之风不断泛滥,除了结婚宴、丧葬宴之外,升学宴、生日宴、谢师宴、大寿宴、迁居宴等,让人应接不暇、难以应对。许多地方的“新风”,倡导除婚丧外其他事宜不办酒宴,切实给“人情”减了负。

三是能量账。文明的风俗,具有极大能量。古人曾说,“民俗之厚薄,关乎天下之治乱”;在近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用移风易俗来推进革命,同时又通过革命来移风易俗”,在剪辫、放足、推行新礼、婚姻自由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等重大方针政策均涉及移风易俗。拿广西来说,唯有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能不断汇聚正能量,高效提升人们的精气神,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移风易俗,是大家要齐心协力去做的事。一个人在宴请、祭扫之时,应当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风俗的一部分;有关单位、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之时,需要想想自身是在给社会文明提供负能量还是正能量,是在急功近利“借文明之名行不文明之实”,还是在通过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手段“以文明之举推动文明”。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