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不断壮大“江边生命守护者”队伍

海潮

据人民网广西频道报道,12年时间,救起300多人;从刚开始的20多名队员,到如今有158名队员……从2010年7月亮相以来,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的队员们常年活跃在邕江,被群众誉为“邕江边的生命守护者”。

广西中小学生溺水风险点警示图显示,截至7月1日,全区有1.7万个溺水风险点。防溺水工作可谓战线很长、地域很广、压力很大。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每一个溺水风险点,都能有像“邕江边的生命守护者”这样的志愿救护队,那么各地的溺水悲剧将会得到有力防范。从“邕江边的生命守护者”来看,如何唤起潜在的江边生命守护者,需要强化引导和保障。

多年来高发的溺水事件,已经让全社会进一步重视这方面的防控工作。不少地方放假了仍有老师巡河,一些地方对举报孩子私自江边玩水者给予奖励,很多地方在溺水风险点放置救生器材,等等。在肯定这些措施行之有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全民参与防溺水工作的广度还不够,很多人缺乏溺水应急救护的专业技能,不论是地方政府、社区还是学校、家长,都不乏对防溺水工作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反映。而来自邕江边的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向各地提供了一种“救得了、防得住”的启示。

邕江边的这群生命守护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防溺水工作:一方面是下水救助,所有队员均会游泳、会划桨板并熟悉当地水域情况,具备下水应急救护的专业本领;另一方面是岸上防控,队员们在江边向市民宣传防溺水知识,分发防溺水安全手册,劝导没有大人陪伴的孩子别下水游泳,等等。就各地而言,对标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江边生命守护者的群体力量。

一来,对比专业的水上救护志愿者,各地要拿掉“普通人”与“专业者”之间的技能隔板,把防溺水志愿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视野,通过拓宽技能培训渠道,让更多有志于参与水上应急救助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公益性培训和支持,由此让更多人具备下水救人的本领。二来,提高防溺水应急救助志愿服务的吸引力,要突出社会引导和综合激励,通过在精神引导、物质奖励、权益保障等方面发力,让更多普通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岸上防控。

一个地方的河流无数条,光是靠志愿救助队,始终是不够的;通过让更多的普通人具备专业救助能力,唤起潜在的江边生命守护者,那么消除一个地方潜藏的溺水风险将更有可行性、实效性。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