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网络公益专题 > 要闻 > 正文

“赓续红色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系列网络公益活动暨“网媒看北海:见证百年之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宣传活动之南康扫管龙村

2021年08月27日 23:37 来源:网信北海 编辑:王飞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期,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以“赓续红色精神,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网络公益活动暨“网媒看北海:见证百年之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宣传活动。

6月18日,活动第二站走进了我市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村——铁山港区南康镇扫管龙村。市网络文化协会有关人员及协会支部党员代表,北海日报、北海广播电视台等市直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北海365网、北海百事通、北海阿叔、合浦123网、合浦网等网站平台和自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扫管龙村是钦廉四属著名的革命老区村,位于南康城镇北面,共有常住人口400多人。这里土地肥沃,是南康的米粮之乡,拥有耕地2000多亩。

当天上午,骄阳似火,“网媒看北海”一行驱车来到离扫管龙村村委不远的一座老房子前。老房子约80平方米大,门额处悬挂着“南康武工队旧址”牌匾,据现场解说员陈莉莉介绍,这里原来是村里的谷仓。但这座谷仓的身份可不一般,它既是南康武工队旧址,又是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情报站旧址。

  南康武工队旧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国民党丢失华北、华中、华南国土。此时,抗日烽火燃烧两广大地,南康地区在中南特委钦廉四属地下党统一战线领导下,深入农村扩大革命队伍、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交通联络站。中南特委和钦廉四属南康地区地下党决定,在扫管龙村利用谷仓建立南康地区第一交通联络站——战马站,负责合浦沿海一带包括闸口、南康、公馆乃至广东草谭扬甘、乐民等地方的交通情报,创建武工队、游击队。

“谷仓”既是南康武工队旧址,又是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情报站旧址。

据悉,在当时,中南特委、钦廉四属粤桂边区、南康地区等主要领导布置行动的众多重要会议都在该旧址召开,许多历史重要决定也在这里做出。烽火岁月中,这个“谷仓”情报站充分发挥了交通情报服务作用,为南康地区的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走进这间见证了扫管龙村烽火岁月的老房子,媒体记者和小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张照片,和照片人物背后的革命故事。村里73岁的老支书姚贻程当天也来到现场,为我们还原历史。据其介绍,当时,村里的青年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他们很早就接触中国共产党,立志投身革命事业,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武工队、游击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扫管龙村是南康地区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一个革命堡垒村。

  村里进步青年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1945年,在中共中南特委和南康地区党组织领导下,扫管龙村40多人积极参加南康武装起义,攻打国民党驻南康的沿海警备大队第四中队,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还投入了木村桥伏击盐警队战斗。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扫管龙村作为革命的堡垒、红色根据地,曾有200多名革命者在这里工作战斗,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

其中,姚国厚,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廉州中学党支部组织委员。在南康地区、扫管龙村组织青年参加革命,建立武工队、游击队。1945年参加南康武装起义,是领导人之一;1947年10月任南路纵队二十四团军需主任。

姚让厚,1948年参加革命,负责地方交通联络工作,组织群众配合解放军解放北海。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在福成菠萝根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场战斗,扫管龙村出动了100多人英勇杀敌。)

姚宁泽,1934年参加革命,历任南康游击队班长、分队长,二中队指导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扫管龙交通情报站站长,参加过南康武装起义和木村桥伏击盐警队战斗,经历过多次南康地区、白石水地区游击战争。

  姚老支书讲述历史。

“革命胜利的果实是烈士们用鲜血染成的,扫管龙的红色历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珍贵资源,扫管龙的红色基因应该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姚老支书感慨道。为传承扫管龙村的红色基因,2013年,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姚老支书积极牵头,走访多地整理扫管龙村的相关史料,收集文献资料和红色文化物件,考证英烈事迹,促成目前这一旧址的还原开放。该旧址由扫管龙村村民自发捐资维护,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拨款对其进行修缮。目前,旧址内还保留有部分见证当年历史的老物件,如当年参加革命同志用过的凳子、斗笠、农具等,和召开会议的会议桌等。

  历史场景还原及现场保留的历史物件。

2019年6月,铁山港区委宣传部将该旧址定为“铁山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2月,市关工委、市委党史研究室将该旧址定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去年,社会各界到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人数达5000多人次。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里每天都能迎来数拨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群。

  老支书介绍宿营地当年的故事。

在姚老支书的引导下,媒体记者和小编们随后来到了姚国厚、姚宁泽等率领的武工分队、游击队革命宿营地遗址。苍郁的百年荔枝树下,当年几间平房便是队员们的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但乡亲们竭尽所能支援革命战士,送米送红薯,甚至挖螺挖沙虫,给队员们提供营养。扫管龙村的革命优良传统,由此可见一斑。

  宿营地遗址在百年荔枝树下。

跟随着姚老支书的矫健步伐,媒体记者和小编们深入扫管龙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发现村庄美丽、干净,水泥路四通八达,文体设施配备齐全,和老照片里已截然不同。据悉,该村还光荣入列第十七批自治区文明村镇。

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茂业生态休闲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绿色果林。生态园占地800多亩,是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特色农业示范点,由北海市“最美家庭”姚可茂、赖铭叶夫妇创建经营。

  茂业生态园将农业与旅游结合。

负责人赖铭叶告诉我们,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他们探索的生态循环绿色种植模式,园里种植的杨桃、木瓜、番石榴、百香果、香蕉等水果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其中,番石榴、香蕉和杨桃还被评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我们的香蕉是没有添加催熟剂的,摘下来放几天就自然熟了。”赖铭叶热情地邀请媒体记者和小编品尝绿色香蕉,我们发现,香蕉虽然表皮还带着绿色,但吃起来十分香甜。

近年来,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村里的红色资源也吸引来了大批客流,夫妇俩着力开发农业旅游业,探索“依农建旅,以旅促农”发展新思路,生态园里设有采摘区、烧烤区、垂钓区、农耕体验区等,“光春节期间每天游客就多达500多人。”

生态园创建以来,一直致力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除了吸纳了当地30多名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还积极指导农户适时调整生产规模,优化种植结构,提供果苗、技术、销售等服务,促进周边休闲农业发展,辐射带动农户100多户,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

  吸纳周边妇女家门口就业。生态园/供图

一路走,一路看,“网媒看北海”一行切实感受到,革命先辈昨天的负重前行,换来了今天扫管龙村的岁月静好,未来,扫管龙村将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稳。

  图文来源:北海日报社记者谭华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