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如何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减”上发力,“办”上提速,“乱”上出拳。报告中的相关表述,问题导向突出,直指过往一些企业办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是各级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的必修课,同时也为各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正负面清单”。

  上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广受关注。为促使“青山常在”,报告提出“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这“三减三办”,并强调要“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目的就是做好政府该做的事,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更好地挖掘市场潜力,释放制度红利,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减”上发力,“办”上提速,“乱”上出拳。报告中的相关表述,问题导向突出,直指过往一些企业办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是各级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的必修课,同时也为各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正负面清单”。

  从发展实践来看,政府职能转变得越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就越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特别是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挑战之下,各级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措施,有效维护了生产生活基本运行秩序,有力支撑“六稳”“六保”落地生效。

  2020年,我国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2020年,面对罕见的冲击,“青山”活力焕发,展现出坚强韧性,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大量市场主体从疫情中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仍需要帮一把、扶一程。因此,我们还要继续为市场主体增便利、降成本、减负担、拓空间,让它们轻装上阵、轻便前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不急转弯”是为了“最终转好弯”。让更多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才能更好地释放其发展潜力和强大动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各级政府致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以便企利民为施政之依归,以伤企扰民为执政之禁区,着力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定能促使“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孕育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发展后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