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视频直播家乡年,云上年味儿飘四方

  视频直播家乡年,云上年味儿飘四方

  报 纸杂 志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作者:曹兰胜《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13版)

  【热点观察】

  今年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是特殊而难忘的。有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有人遵守防疫规定居家隔离,有人自觉回避人头攒动的街头,这个年似乎要与热闹绝缘了,但是云上的年味儿飘得更远,线上的热闹还能一直保鲜,打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家乡年就在身边。无论是游子归乡,还是异地过年,这样的年味儿或许都曾给人带去慰藉和温暖。

  1、透过屏幕“闻到”熟悉年味儿

  对于每个中国家庭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今年春节,一家团聚共享年夜饭的形式有所变化,很多家庭通过视频电话将两桌或多桌丰盛的年夜饭“拼”在一起,一边云上觥筹交错,一边在家庭群里“让红包飞一会”,在春晚直播的欢喜氛围里,一家人好不热闹。

  那些透着手机屏幕都能“闻到”的扑鼻香味,既饱含着家人满满的爱与祝福,更浓缩着父母亲人从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的忙碌。在全国很多地方,每年置办年货,赶大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年画、零食、各种肉食蔬菜、烟花爆竹等让人目不暇接,集上走一遭,购物车逐渐丰满起来,年也就开启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集市热闹不比往年,然而,云端的大集,不仅有效补充了线下集市的缺位,更呈现出另一种热火朝天。

  春节是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最集中的时期。1月24日至今,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携手多家电商共同在云上开启的“非遗牛年大集”仍在火热进行。非遗美食、非遗直播、非遗年货、非遗技艺、非遗故事等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让身在各地的异乡人的乡愁得到了慰藉。“非遗牛年大集”为不能回乡的人们搭建了一座情归乡里的“云桥”,也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走进千家万户的舞台。各地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秀技艺,显身手,展现非遗魅力;北京东来顺羊肉、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上海老城隍庙梨膏、浙江绍兴女儿红黄酒等老字号美食,老香斋的云片糕、沟帮子的熏鸡等地方传统美味,摆上云端年货架,香飘万里,让人望眼欲穿。手机一点,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到年货上门的喜悦。

  春节期间,“非遗牛年大集”火热进行,各地的年货大集也争相上线,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听乡音、解乡愁,透过屏幕“闻”到熟悉的年味儿。

  2、打开视频“触摸”家乡非遗

  中国年俗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色彩斑斓,全国各地过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对于习惯了排除万难回家过年的中国人来说,就地过年无疑是一次全新体验。

  如何保障无法回家过年的人就地感受家乡年的文化味儿,相关部门可谓煞费苦心,比如文化和旅游部精心组织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系列活动,通过发动各地百姓参与,将“家乡年”搬上云端,让人无论身在何地都能感受到家乡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各大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平台、音乐平台积极参与策划,聚焦各地非遗,开设展播专区,让人打开视频即可“触摸”到记忆中的年俗。

  在各类平台的相关展播专区,“寻味非遗年 过家乡的节”“直播见非遗 云上有年俗”“主播带你逛家乡年”“我记忆中的乡音年味”等参与者众多,短视频博主或主播等多角度记录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的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及相关年俗场景,“家乡腊八节”“家乡除夕夜”“家乡的春节”等,点开专栏即可浸入热闹氛围。为了方便活动现场的人与异地过年或居家过年的人连线互动,一些平台不仅设置了问答,还搭建了互动投票通道,号召网友为家乡的非遗项目助力,通过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视频榜单。

  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相关部门、各大平台和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在线上营造出一种非遗年俗争霸赛的壮观景象。如湖北省老河口木版年画、鄂州雕花剪纸等非遗短视频在专题区引发围观;贵州省组织“非遗陪你过大年”系列活动,在短视频平台组织开展“贵州非遗抖起来”短视频话题挑战赛活动,鼓励网友将镜头对准省内春节、元宵节相关民俗活动以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手工技艺等,相关非遗迅速成为当地群众争相挖掘的宝藏;上海的浦东绕龙灯、豫园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尚未开启,已经有网友迫不及待地“预定”短视频或直播。

  3、穿越网络“置身”联欢现场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开始感叹“过年不热闹了”。但是,各地乡村春晚(简称“村晚”)的网络联动和流行将社区与乡村的热闹再次点燃。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晚”从各区域的“小欢喜”发展成遍及全国的“大联欢”,从乡村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各地群众演出和观看的参与度均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某地首届“村晚”开始涌现。今年春节期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各地依然创排了系列特色节目,通过网络直播将家乡观众邀请到云现场,在丰富多彩的联欢中实现云团圆。

  2020年年底,由文旅部公共服务司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欢乐过大年·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用反映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的节目,展现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土气息、民风民情和人文底蕴,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硕成果。

  2月4日,“我的‘村晚’我的年”——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云直播晚会上线后,天津、山西、河南、广东、贵州、黑龙江等全国各地14个村和社区,开启了一场东西南北中跨区域“村晚”创意接力大直播。持续4小时的晚会通过近20个优秀节目集中展示各地“村晚”的精彩场面与特产好物,描绘中国农村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展现民族团结和小康生活的动人场景。一场全国大联欢,让各地观众直呼过瘾,重庆合川《变脸》等节目中的年俗文化系乡情,四川眉山《节节甜 节节高》、上海金山《小笼师傅》等节目中的美食美物解乡愁,还有宁夏盐池《喜看盐池新变化》等节目中的家乡新貌暖人心。

  视频直播、各地联动,“村晚”把千村万乡的传统文化、乡土乡情以及美丽乡村新面貌呈现在国人和世界人民眼前,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年俗穿越网络扑面而来,无论身处何地,都仿佛置身其中。

  (作者:曹兰胜,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