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党员干部心中要有民、行中要为民 (您是本帖第2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5)
|
头衔:注册会员
:82 | :0 |
经验:59 |
主帖:27 | 回帖:27 |
注册时间:2021-05-31 |
来自: |
|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在全会公报中,“人民”二字反复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做到心中有民、行之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练好时刻上心的“细功夫”、深度交流的“实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倾听人”。作为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认识群众工作,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主动性,把群众当成自家亲戚,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前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是否可行、是否合适,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真诚倾听群众关注什么、在意什么,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待什么。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倾听群众诉求当成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方法、一种担当,遇事先听群众说什么,多些心平气和,少些居高临下,多些和风细雨,少些耀武扬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干部最好的老师。当工作遇到阻碍、推进遇到困难时,要虚心拜人民为师,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寻求解决办法,推动工作开展。
练好持续精进的“深功夫”、为民服务的“硬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联络人”“自家人”。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基层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摆正思想认识,将群众评价贯穿于工作开展全过程,主动勇于接受人民监督、批评;要正确对待群众评价,对于群众点赞认可的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持续优化、常态长效;对于群众摇头反感的要坚决叫停纠治,落实整改,一抓到底。解决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为民服务贵在“实打实”,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好事实事,才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些“实而不华”,少些“华而不实”,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以实打实的举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尚重镇 吴国翠)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