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党建引领促蜕变乡村振兴活力足 (您是本帖第2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
头衔:注册会员
:212 | :0 |
经验:144 |
主帖:70 | 回帖:70 |
注册时间:2023-10-11 |
来自: |
|
“现在的班子强了、村里美了、村经济也好了,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细数近半年灵山县武利镇新亮村发生的变化,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
自2023年以来,县行政审批局派驻新亮村驻村工作队带领村党支部在“三抓三提升”上精准发力,全面推动党组织提升工作取得实效,实现乡村蜕变。
抓思想,班子队伍有了新升级
为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驻村工作队及时建立走访调研制度,采取到村到户随机走访的形式,动态掌握村“两委”班子成员在群众中的口碑、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在深入走访农户的基础上,与村“两委”干部深入谈心谈话,了解各自诉求,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问题矛盾入手寻找突破口,列出问题清单自查自纠,自我查摆解决问题,逐步提升班子凝聚力。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各自履行职责,基层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也较以前有了很大起色,党支部也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战斗力。
抓项目,基础设施有了新面貌
为解决村民出行和精神文化需求,在驻村工作队和新亮村党支部积极努力下,经武利镇党委协调,在2023年,投资6.5万元对水渠溪堤进行拓宽及除险加固建设,保证了群众的出行安全;投资29.89万元修建一事一议项目三个,分别是旧村委石桥至马岭二、三、四队“一事一议”道路硬底化项目,一队凤尾塘“一事一议”篮球场项目,二队气排球场项目;投资50万元修建八合堂水利三面光工程;投资55万元修建长度1.5公里的马岭至荒塘湖村集体经济山产业路项目。
“原来村里都是黄泥路,严重影响了咱村的果苗、荔枝销售。现在进村的路和生产路都硬化了不仅日常出行方便,果苗、荔枝销售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村民陈国康高兴地说。
“到了晚上,村上广场舞爱好者都会聚集在新修的文化广场跳上几段,精神生活丰富了,人都感觉年轻了好几岁!”村民张大妈说道。
抓方向,产业发展有了新思路
新亮村土壤酸碱度适中,优越的气候环境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培育果苗。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为加快果苗经济发展,驻村工作队牵头创办了“新展望”果苗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在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全村群众纷纷加入苗木种植中,一座座“阳光大棚”建了起来,种植品种也从开始时的几种到现在的上百种,果苗产业一步步壮大,目前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新亮村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发展之路。
随着果苗产业的蓬勃发展,新亮村每年都要在村内村外雇佣100多人的劳动力来村里进行果苗种植。在充分利用本村土地的基础上,租用外村300亩土地种植苗木,由此带动周边村民近200人在苗木种植产业中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村80%的土地种植苗木,已形成规模化经营,苗木不仅在广西区内销售,还打通了云南、广东及东南亚地区的销售渠道,每年苗木种植为全村带来近千万元的经济收益。
“近一年,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新亮村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相信新亮村人民能找到更多的致富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县行政审批局派驻新亮村第一书记黎明晓信心满满地说。
0
|
|
|